申請日2016.05.04
公開(公告)日2016.09.28
IPC分類號C02F3/32; C02F103/10
摘要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態(tài)環(huán)保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煤礦廢水處理的生態(tài)浮島,浮島本體四周設置浮漂物,浮島本體上種植凈化植物,浮島本體內部設有進液管,進液管上端安裝有儲存絮凝劑的儲液罐,浮島本體下部連接有過濾網圍成的絮凝倉,進液管下端連接有多根分流管,絮凝倉下部連接凈化倉,凈化倉內部分隔為沉淀室、下流濾室、上流濾室和凈水室,下流濾室頂部開口與沉淀室連通,下部導流口與下流濾室連通,下流濾室經上部導流口與凈水室連通,凈水室下部設有排水管。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通過設置在浮島內部的分級絮凝、沉淀、過濾池進行梯級布水,成本低廉,凈化效果好,尤其適用于中小型煤礦的長期環(huán)保投資使用,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
權利要求書
1.一種用于煤礦廢水處理的生態(tài)浮島,包括浮島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島本體四周設置有浮漂物,浮島本體上種植有凈化植物,浮島本體內部設有進液管,進液管上端伸出浮島本體并安裝有儲存絮凝劑的儲液罐,浮島本體下部連接有過濾網圍成的絮凝倉,進液管下端穿出浮島本體并連接有多根分流管,絮凝倉下部連接凈化倉,凈化倉內部由隔板分隔為上部的沉淀室和下部依次排列的下流濾室、上流濾室和凈水室,其中下流濾室通過設于頂部的開口與沉淀室連通,通過設于底部的導流口與上流濾室連通,上流濾室通過頂部的導流口與凈水室連通,凈水室下部設有排水管。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煤礦廢水處理的生態(tài)浮島,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管的外壁上開設有多個排液孔。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煤礦廢水處理的生態(tài)浮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流濾室從上到下依次填充有礫石層、粗砂層和細砂層。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煤礦廢水處理的生態(tài)浮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流濾室從上到下依次填充有細砂層、粗砂層和礫石層。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煤礦廢水處理的生態(tài)浮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室的一側設有門板,門板下端通過轉軸鉸接在凈化倉側壁上,上端通過銷軸固定。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種用于煤礦廢水處理的生態(tài)浮島,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室一側的內壁呈向上逐漸收攏的坡面,坡面設置于遠離門板的一側,下流濾室上端的開口設于坡面上部。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煤礦廢水處理的生態(tài)浮島,其特征在于:所述凈化植物為草蒲、李氏草、燈芯草、菩提子或香蒲。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煤礦廢水處理的生態(tài)浮島,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漂物為毛竹筒串連而成的鏈圈狀結構體,浮漂物設有多層,由中心向外依次連接。
說明書
一種用于煤礦廢水處理的生態(tài)浮島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態(tài)環(huán)保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用于煤礦廢水處理的生態(tài)浮島。
背景技術
水是人類生命之源,也是人類從事生產最基本的自然資源,在人類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中起著決定性作用。隨著社會經濟發(fā)展、人口的劇增以及水資源的浪費和污染,水資源的短缺已經成為當今人類面臨的最嚴峻的挑戰(zhàn)之一。我國煤礦眾多、生產點分散,煤炭開采對礦區(qū)乃至整個區(qū)域性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破壞是十分嚴重的。采煤將寶貴的地下水資源變成酸性廢水排出,排出的酸性廢水又再次污染潔凈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資源及土地資源,危害農作物、水生生物和人體健康。國內外關于酸性煤礦廢水處理方法多采用建立污水處理廠,利用物理、化學、生物化學方法處理。利用污水處理廠處理酸性煤礦廢水主要是基礎工程和設備投資大,運行費用高,耗能大,處理量小,企業(yè)很難負擔,尤其是那些分散的鄉(xiāng)鎮(zhèn)煤礦是很難做到的。
要解決上述問題,可行的方案之一即是通過漂浮的生態(tài)浮島進行處理。但目前所使用的生態(tài)浮島載體多由人造輕質材料制成,如泡沫塑料板、聚苯乙烯泡沫板,生產和安裝成本較大,穩(wěn)定性較差,不適用于煤礦廢水處理。我國煤礦眾多,生產點分散,采煤時將寶貴的地下水資源變成酸性廢水排出,會導致地表水被污染,危害農作物、水生生物和人體健康。通過建立污水處理廠對酸性煤礦廢水進行處理的基礎工程、設備投資大,運行費用高,耗能大,處理量小,對分散的小煤礦非常不適用。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上述技術缺點提供一種用于煤礦廢水處理的生態(tài)浮島,通過設置在浮島內部的分級絮凝、沉淀、過濾池,采用梯級布水方式,對煤礦廢水進行凈化處理,建設成本低廉,凈化效果優(yōu)良。
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于煤礦廢水處理的生態(tài)浮島,包括浮島本體,所述浮島本體四周設置有浮漂物,浮島本體上種植有凈化植物,浮島本體內部設有進液管,進液管上端伸出浮島本體并安裝有儲存絮凝劑的儲液罐,浮島本體下部連接有過濾網圍成的絮凝倉,進液管下端穿出浮島本體并連接有多根分流管,絮凝倉下部連接凈化倉,凈化倉內部由隔板分隔為上部的沉淀室和下部依次排列的下流濾室、上流濾室和凈水室,其中下流濾室通過設于頂部的開口與沉淀室連通,通過設于底部的導流口與上流濾室連通,上流濾室通過頂部的導流口與凈水室連通,凈水室下部設有排水管。煤礦廢水經過濾網進入絮凝倉,儲液罐用于儲存絮凝劑,絮凝劑經進液管、分流管進入絮凝倉后,形成大量絮凝體,以降低SS含量,提高SS處理效率;絮凝體在沉淀室內沉淀后,水體進入下流濾室進行三層過濾,再進入上流濾室進行反向三層過濾后,排入凈水室,再經排水管排放到自然水體中;浮漂物用于為浮島本體及下部的絮凝倉、凈化倉及凈化倉內的其它梯級處理室提供浮力,以漂浮在煤礦廢水的水面上。
進一步的,所述分流管的外壁上開設有多個排液孔。多個排液孔有利于絮凝劑與待處理廢水的充分接觸,提高絮凝處理效率。
進一步的,所述下流濾室從上到下依次填充有礫石層、粗砂層和細砂層。下流濾室中的礫石層、粗砂層和細砂層主要用于處理COD、溶解性固體、總鐵等,降低上流效率負荷。
進一步的,所述上流濾室從上到下依次填充有細砂層、粗砂層和礫石層。上流濾室的細砂層、粗砂層、礫石層主要用于處理N、P、鎘、氯化物等,由于在上流濾室中,水體是在重力作用下由下向上溢流,過濾效果更好。
進一步的,所述沉淀室的一側設有門板,門板下端通過轉軸鉸接在凈化倉側壁上,上端通過銷軸固定。門板可繞轉軸旋轉,打開銷軸后,可通過門板所在的通道將絮凝體清除。
進一步的,所述沉淀室一側的內壁呈向上逐漸收攏的坡面,坡面設置于遠離門板的一側,下流濾室上端的開口設于坡面上部。設置逐漸收攏的坡面,一方面利于絮凝體向靠近門板的一側聚集,方便絮凝體的清除工作,另一方面也盡可能避免絮凝體沿下流濾室上端的開口進入下流濾室內,影響下流濾室的處理流程。
進一步的,所述凈化植物為草蒲、李氏草、燈芯草、菩提子或香蒲。
進一步的,所述浮漂物為毛竹筒串連而成的鏈圈狀結構體,浮漂物設有多層,由中心向外依次連接。毛竹筒串連而成的鏈圈浮漂裝置與泡沫塑料板、聚苯乙烯泡沫板相比,其建設成本低廉、構件少,安裝快速、操作簡單,穩(wěn)定性好,回收方便,也不會產生二次污染。
本實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通過設置在浮島內部的分級絮凝、沉淀、過濾池,采用梯級布水方式,對煤礦廢水進行凈化處理,建設成本低廉,凈化效果優(yōu)良,尤其適用于中小型煤礦的長期環(huán)保投資使用,具有很好的推廣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