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屬礦山廢水治理方法
1.1 中和沉淀法中和沉淀法是目前處理酸性廢水比較成熟的方法。該方法可將廢水中的有價金屬離子在不同pH值條件下以氫氧化物的形式分別沉淀出來,達到回收的目的。中和劑主要采用石灰或石灰石,也有部分企業(yè)采用堿性廢液或廢渣(粉煤灰、煤矸石、電石渣、石灰渣)等中和酸性廢水。石灰中和沉淀法的化學反應機理一般認為有以下3步。
(1)石灰水解:CaO+H2O※Ca2++2OH-,MgO+H2O※Mg2++2OH-.(2)酸堿中和:Ca(OH)2+H2SO4※CaSO4+2H2O,Mg(OH)2+H2SO4※MgSO4+2H2O.(3)氫氧化物沉淀:Cu2++2OH-※Cu(OH)2↑,Fe2++2OH-※Fe(OH)2↑,Fe3++3OH-※Fe(OH)3↑,Pb2++2OH-※Pb(OH)2↑,Zn2++2OH-※Zn(OH)2↑.為了提高石灰在廢水中的吸收效率,蔣文等研究了以石灰石流化床中和為主,石灰乳中和為輔的處理工藝。采用石灰石中和后,已使 廢水的pH值達到6.00,僅Zn2+超標;經石灰乳調解后,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廢水排放標準。試驗中石灰石的消耗量為3kg/m3,石灰的消耗量為0.33kg/m3,產生的中和渣量僅為傳統石灰乳中和法沉渣量的1/3,而采用傳統的石灰乳中和法,石灰的消耗量為3.45kg/m3。德興銅礦利用選礦生產中產生的堿性尾礦溢流來中和礦山酸性水,不需要投加其他中和劑,實現了以廢治廢。酸性水量大時采用二段中和方式,酸水量小時采用一段中和方式,處理后水質可滿足選礦生產用水水質要求,并達到國家工業(yè)廢水排放標準,而且利用尾礦庫進行沉淀,中和渣存放于尾礦庫內,既不需另建渣庫,又不產生二次污染。中和沉淀法因其治理成本低而得到普遍應用,但該法存在產渣量大,儲運困難,操作環(huán)境惡劣,管道腐蝕,有價金屬浪費等問題。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szhmdq.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硫化物沉淀法硫化沉淀法是利用硫化劑將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轉化為不溶或難溶的硫化物沉淀,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劑使沉淀物上浮的方法。常用的硫化劑有Na2S,NaHS,H2S,CaS和FeS等,浮選硫化物沉淀的捕收劑有黃藥類,胺類及兩性捕收劑等。硫化物形成沉淀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Mn++nS2-※M2Sn↑,式中,M表示Cu2+,Fe3+,Zn2+,Mn2+等金屬離子。產生的絮狀硫化物沉淀吸附捕收劑后,依靠捕收劑的橋鍵作用,氣泡與絮粒的碰撞粘附作用,絮粒的網捕、架橋和包卷作用,微氣泡與微絮粒之間的共聚作用,以及表面活性劑的參與作用等,可附著在氣泡上浮出水面,從而達到分離或綜合回收沉淀物的目的[13]。硫化沉淀法的優(yōu)點是:①可加快固液分離速度。附著了沉淀物的氣泡的上浮速度是沉淀物下沉速度的3~5倍。②占地面積小,僅為中和沉淀法量低,溶解氧含量高,而且對去除廢水中的選礦藥劑及嗅味等具有明顯效果。④排出的浮泥含水率遠低于沉淀法排出的泥漿,一般污泥體積比為0.1~0.5,這將給進一步處置污泥帶來極大的方便,同時還可節(jié)省處理費用。但硫化物沉淀法存在硫化劑成本較高,可能會產生新的污染物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