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高濃度、高色度、難降解制藥廢水,采用Fenton氧化法處理可使水中環(huán)狀高分子有機物分解,改善廢水的可生化性[1,2],但單獨采用該法成本較高。為了有效預處理該類廢水,同時降低處理成本,筆者借鑒目前國內外的研究成果選用鐵碳微電解—Fenton氧化法組合工藝[3~7]對某制藥廠廢水進行預處理試驗,并考察了影響工藝運行效果的因素。
1 試驗內容與方法
試驗廢水來自重慶某制藥廠,pH為4.8,COD高達30 000mg/L,廢水中含有蒽醌、二苯乙烯、水溶性多糖和鞣質等多環(huán)聯苯結構物質,可生化性差。
主要測定指標為COD:DR890COD測定儀、DRB200消解儀,重鉻酸鉀法;pH:pH-3B酸度計。
2 結果與結果
為便于后續(xù)反應利用電解產生的Fe2+,故先采用鐵碳微電解再進行Fenton氧化;試驗用鐵碳顆粒填料中鐵含量≥75%,粒徑3cm,呈扁圓型。
2.1 鐵碳微電解處理效果
2.1.1 進水pH對COD處理效果的影響
取廢水500mL加硫酸調pH分別為0.5、1.0、1.4、2.1、3.5、4.8,加入鐵碳240g/L通過微電解法處理廢水1h,結果如圖1所示。
由圖1可知,在電解1h內,進水pH對處理效果影響顯著;當進水pH為2.1時微電解效果最佳,COD去除率大于20%。故調節(jié)進水pH為2.1作為微電解pH條件。
2.1.2 電解時間對COD處理效果的影響
圖1 進水pH對COD處理效果的影響
電解時間也是影響微電解的一個重要因素,在不同的電解時間下取樣測定溶液的COD,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電解時間對COD處理效果的影響
由圖2可知,在電解處理過程中,隨著電解時間的延長COD去除率逐漸提高;當電解時間達到35min后COD下降至234 200mg/L;繼續(xù)延長電解時間,處理效果變化不大,故選取電解時間為35min。
2.1.3 鐵碳投加量對COD處理效果的影響
在最佳反應時間和pH條件下改變鐵碳投加量分別為:90g/L、120g/L、150g/L、180g/L、210g/L、240g/L、270g/L、300g/L,結果如圖3所示。
由圖3可知,出水COD隨鐵碳投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當投加量增加到240g/L后再繼續(xù)增加投加量,處理效果并不能進一步提高;故選取投加量為240g/L。
圖3 鐵碳投量對COD處理效果的影響
綜上,鐵碳微電解的最佳工藝條件是在pH 2.1時,投加鐵碳240g/L,電解35min。
2.2 Fenton處理效果
經微電解處理后,出水COD仍達23 420mg/L,pH為3.5,根據Fenton氧化特性[8~10]可以不用進行pH調整就可直接進行Fenton反應,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利用鐵碳微電解產生的亞鐵離子。以下通過單因素試驗分別考察了反應時間和H2O2投加量對反應的影響,并確定最佳投量與反應時間。
2.2.1 反應時間對氧化效果的影響
在投加30%H2O28ml/L條件下,出水用石灰調pH至8.5~9,沉淀30min后測COD,對反應時間進行考察,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反應時間對氧化效果的影響
由圖4可知,反應達到30min,COD不再下降,故反應時間以30min為宜。
2.2.2 H2O2投量對氧化效果的影響
當Fe2+一定,反應時間充分的條件下,決定Fenton反應效果的是H2O2投加量;故取反應時間30min,考察30%H2O2不同投加量對處理效果的影響,出水用石灰調pH至8.5~9沉淀0.5h后測COD,效果如圖5所示。具體參見http://szhmdq.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由圖5可知,當30%H2O2投加量達到8mL/L時,出水COD下降至3 950mg/L,去除率達86.86%;當繼續(xù)增加投加量時出水COD反而略有增大,說明此時氧化劑和Fe2+比例最佳;故以8mL/L 30%H2O2的投加量為宜。
圖5 H2O2投加量對Fenton氧化效果的影響
3 結論
鐵碳微電解—Fenton聯合預處制藥廢水,當進水pH調節(jié)到2.1,投加鐵碳顆粒240g/L電解35min,后續(xù)進行Fenton氧化30min后,COD去除率可達86%以上,處理效果顯著。
該類廢水所含的蒽醌類物質十分穩(wěn)定,僅通過Fenton氧化并不能完全去除,故需進一步研究對該類廢水的高效處理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