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激情毛片免费大放送-亚洲综合成人丁香婷婷六月-色噜噜狠狠狠狠2022-美女粉嫩小泬洗澡视频高清

客服電話:400-000-2365

化學制藥工業(yè)高鹽有機廢水處理工藝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wǎng) 時間:2015-4-4 8:26:56

污水處理技術 | 匯聚全球環(huán)保力量,降低企業(yè)治污成本

化學原料藥合成過程一般包括反應、分離、結晶、過濾、洗滌、干燥等工序,其中結晶、過濾、洗滌、尾氣凈化工序排放的是高濃度含鹽有機廢水,尾氣凈化工序生成含鹽有機廢液。原料藥合成生產(chǎn)廢水鹽分含量很高,甚至達到30%,幾乎接近飽和,如直接進入生化處理系統(tǒng),則系統(tǒng)將迅速失效。因此,一般需進行預處理,如采用蒸發(fā)、EDS、膜分離等方法分離出廢水中的鹽分。

很多文獻對高鹽度廢水處理方法作了系統(tǒng)分析,重點論述了鹽分對好氧、厭氧工藝的影響,耐鹽微生物馴化以及鹽分對廢水脫氮除磷的影響。董志義等以醫(yī)藥原料藥廢水處理為案例進行了分析,指出不同廢水應采取不同的預處理方法。國外專家學者對高鹽廢水處理的研究也比較活躍,他們將高鹽有機廢水定義為含有機物和總溶解性固體物(TDS)的廢水,其中TDS 的質量分數(shù)在3.5% 以上。M.Ingram的研究結果認為,當NaCl 的質量濃度大于10 g/L 時,微生物呼吸速率下降。AnLi 等的研究表明,當NaCl 的質量濃度大于20g/L 時,會導致滴濾池BOD 的去除率降低。

我國的原料藥生產(chǎn)已經(jīng)有幾十年的歷史,制藥廢水的治理經(jīng)驗表明,這類廢水較難處理,原因是廢水具有m(BOD5)/m(CODCr)值低、含特征污染物(苯系物等)、鹽度高和毒性強(如重金屬等)的特點。本文以乙酸叔丁酯(AFT)及甲基咪唑(LST)化學原料藥合成廢水處理工程為例,說明此廢水處理的工程設計、運行等方面的要點,以供從事該類廢水處理的設計、施工、運行、管理人員參考。

1 工程設計與調試

1.1 廢水水量、水質及排放要求

生產(chǎn)廢水主要來源于結晶、洗滌、過濾、尾氣凈化工序,另外還有少量生活污水、循環(huán)置換水和冷凝水。主要生產(chǎn)原料有乙酸乙酯、丙酮、甲苯、甲醇、異丙醇、液堿和鹽酸。綜合水量250 t /d,廢水水質及排放要求見表1。

表1 廢水水質及排放要求

Tab.1 Wastewater quality and discharge standard

 

1.2 工藝流程

針對廢水CODCr濃度高、m(BOD5)/m(CODCr)值低、鹽度高、有機物(反應副產(chǎn)物及成品殘留)多等特點,設計采用預處理-缺氧-厭氧-好氧-二次混凝沉淀組合工藝,廢水處理工藝流程見圖1。

 

圖1 處理工藝流程

Fig. 1 Process flow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工藝流程具有如下特點:①廢水分質收集,高鹽廢水采用三效蒸發(fā)方法脫鹽;酸性廢水單獨中和;高溫廢水排出車間前做冷卻處理。②一次混凝沉淀工序將廢水中的副產(chǎn)物及成品殘留物去除,為后續(xù)處理創(chuàng)造條件。③缺氧、厭氧、好氧污泥單獨回流,避免兼氧、厭氧、好氧微生物混雜和交叉。④二次混凝沉淀工序是確保出水達標的必要手段,可以解決二沉池污泥膨脹的弊端。⑤設置容量足夠的均質均量池,有效緩解車間排放的不穩(wěn)定性廢水給系統(tǒng)帶來的沖擊影響。

1.3 調試

采用同步培養(yǎng)法對活性污泥進行培養(yǎng),對牲畜糞便中的厭氧菌進行馴化,培養(yǎng)厭氧污泥;用城市污水處理廠的脫水污泥進行好氧污泥的培養(yǎng)。將養(yǎng)豬場運來的發(fā)酵糞便置于培養(yǎng)池中,閉池發(fā)酵10 d,投加營養(yǎng)物質,注意pH 值變化,然后逐步加入經(jīng)預處理后的生產(chǎn)廢水, 30 d 后將混合液轉移到厭氧反應器中,繼續(xù)投加營養(yǎng)物質并按比例加入生產(chǎn)廢水,調試階段處于夏季,不考慮增溫、保溫措施。

2 運行結果分析

2.1 預處理

2.1.1 蒸發(fā)脫鹽

設計采用三效蒸發(fā)工藝脫鹽,考慮到脫鹽成本高,本工程只對高鹽廢水(鹽的質量分數(shù)大于4.0%)進行脫鹽。脫鹽設備主體材質采用316 不銹鋼,蒸汽實際消耗量為0.55 t /t[廢水]。脫鹽裝置已運行15 個月,整體效果不錯,但設備腐蝕較為嚴重,蒸汽消耗量逐步增加。原因是廢水中的鹽分主要為NaCl, Cl-在高溫情況下對不銹鋼的腐蝕加;廢水中含有易結垢性物質,附著在熱交換器的內壁,使能效比降低。解決設備腐蝕問題的方法有2 個:一是采用耐腐蝕的鈦材,二是向廢水中投加緩蝕劑。為降低結垢對脫鹽設備的影響,可以在廢水中加入阻垢劑。

2.1.2 中和

廢水排放具有間歇式的特點,有酸性廢水,也有堿性廢水。利用酸性廢水中和堿性廢水,中和后pH 值為5~6,再投加堿(NaOH)調節(jié)pH 值至6 ~9,有效減少了藥劑消耗量,反應時間為15 min。

2.1.3 絮凝沉淀

絮凝池采用機械攪拌, pH 值控制在6~9,多格絮凝池串聯(lián),形成絮凝梯度。絮凝時間30 min,沉淀時間2.5 h。攪拌強度10 W/m3[廢水],絮凝劑和助凝劑分別為PAC 與PAM。采用斜管沉淀池,泵吸排泥。絮凝沉淀對懸浮物的去除率為80%~ 95%,達到設計要求。但運行及調試結果也表明, PAS 也是較好的絮凝劑,投加量較小,絮凝沉淀對懸浮物的去除率達到85%~ 97%。不過當采用PAS 為絮凝劑時,厭氧反應器硫化氫產(chǎn)量明顯增加,二沉池出水色度較深。

投加PAC,雖然增加了廢水中Cl-濃度,但是對后續(xù)生化幾乎沒有影響,原因是Cl-對微生物生命活動影響甚微,而Na+則是生物處理系統(tǒng)處理效率降低的主因。

2.1.4 均質均量池

均質均量池具有足夠的水力調節(jié)容積(72 h),能有效應對水質水量波動對生化處理系統(tǒng)的沖擊,稀釋調和廢水中的鹽分、雜環(huán)類等有毒有害成分。同時,均質均量池還有著重要的保安和指示功能。均質均量池pH 值變化也反映了均質的效果,如果pH 值降低,則表明HRT 過長,過早地消耗了廢水中的有機物,導致后續(xù)生化工序碳源缺乏。為防止均質均量池出現(xiàn)酸化現(xiàn)象,在池底布置空氣管,實施間歇曝氣,抑制微生物生長,也防止泥沙沉積。

2.2 缺氧/厭氧

2.2.1 缺氧池

在高鹽廢水處理工藝中,缺氧池HRT 不宜過長,一般不超過18 h。缺氧池是集厭氧、兼氧、好氧微生物于一體的構筑物,自下而上分布有厭氧、兼氧、好氧微生物。一般情況下,兼氧微生物是缺氧池的優(yōu)勢菌落,若廢水HRT 超過18 h,其酸敗的趨勢明顯加劇,因為生成的有機酸等無法進一步代謝為CO2和H2O。相反,當廢水HRT 小于8 h,兼氧微生物對廢水中大分子有機物水解不完全,廢水m(BOD5)/m(CODCr)值沒有明顯提高,加大了后續(xù)處理的難度。由于廢水鹽度較高,缺氧池出水須沉淀以分離污泥,污泥回流至缺氧池補充微生物濃度。缺氧池是好氧池之前的一個過渡性構筑物,間歇向缺氧池鼓風曝氣,曝氣量根據(jù)水力攪拌和DO濃度進行調節(jié), DO 的質量濃度控制在0.2 mg /L。

本工程設計缺氧池采用推流式水解酸化型,HRT 為12 h,在有效提高m(BOD5)/m(CODCr)值后將廢水提升至厭氧反應器中。

2.2.2 厭氧反應器

厭氧反應器采用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半地上式設置, HRT 為24 h,單臺尺寸Φ× H = 4 200 mm × 12 800 mm,材質為碳鋼,內外加強防腐。厭氧反應器自下而上分為配水區(qū)、混合區(qū)、填料區(qū)、靜置區(qū)、分離區(qū),內循環(huán)比為0.5 ~2.0。沼氣經(jīng)凈化除臭后高空排放。厭氧混合液pH值維持在6.2~7.8,溫度為35 ~38 ℃,蒸汽換熱器輔助加熱。厭氧反應器容積負荷變化見圖2。

 

圖2 厭氧反應器容積負荷

Fig. 2 Volume loading of anaerobic reactor

運行180 d 時,厭氧反應器容積負荷達到3.44kg[CODCr]/m3, 240 d 時容積負荷達到7.78 kg[CODCr]/m3,基本達到設計要求。厭氧容積負荷提升緩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廢水鹽度高,Na+使細胞滲透壓增大,抑制產(chǎn)甲烷菌的繁殖;但隨著進一步馴化,產(chǎn)甲烷菌將逐步適應高鹽環(huán)境,表明Na+對產(chǎn)甲烷菌的抑制影響是可抑的。②廢水中含有的苯系污染物對厭氧微生物具有一定的毒害影響,需要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③運行初期,厭氧反應器內乙酸濃度的變化幅度較大, pH 值下降迅速,反饋時間較長。

2.3 好氧與出水

好氧池采用完全混合式曝氣池。HRT 為18 h,內掛纖維填料,采用微孔曝氣。二沉池HRT 為3h,中心桶配水。運行前180 d,經(jīng)常出現(xiàn)泡沫,二沉池污泥上浮現(xiàn)象頻現(xiàn)且好氧池污泥的質量濃度一直低于2 000 mg /L。原因是進水CODCr的質量濃度偏高,達到2 500~4 000 mg /L,鹽度高,填料不利于污泥充分混合,污泥沉降性能欠佳。

后期時在二沉池出口增加混凝沉淀池(混凝時間20 min,沉淀時間2.5 h),拆除好氧池填料。同時加強對厭氧反應器的運行管理,控制溫度、堿度、VFA 及進水CODCr值。改造后效果明顯,運行結果表明:好氧池出水CODCr的質量濃度穩(wěn)定在95~120 mg /L。好氧池有機污染物的削減效果見圖3(圖中CODCr的濃度是月平均值)。

由圖3 可以看出,好氧池出水難以滿足CODCr的質量濃度小于100 mg /L 的排放要求。因此,為保證廢水能夠穩(wěn)定達標排放,需增加二次混凝沉淀池進行深度處理,使出水CODCr的質量濃度小于95 mg /L。

 

圖3 好氧池有機污染物削減效果

Fig. 3 Removal of organic pollutants in aerobic pool

2.4 運行結果

工程運行15 個月時,各主要處理單元對廢水中的污染物削減效果見表2。

表2 污染物削減效果

Tab. 2 Pollutants removal effect

 

由表2 數(shù)據(jù)可看出,厭氧單元對有機污染物削減貢獻比例達70.1%;預處理單元對廢水中有機物的去除效果也明顯,去除率達13.75%;好氧單元對有機物的去除率為14.95%。預處理單元對有機污染物的去除主要在混凝沉淀過程中,通過投加一定量的絮凝劑和助凝劑,使得部分大分子有機物發(fā)生共聚、沉淀,沉淀物的化學成分分析結果表明:約60%的雜環(huán)化合物和90%的懸浮物在此工序得到了去除。

2.5 經(jīng)驗探討

(1)當廢水中鹽的質量分數(shù)大于0.7%時,應進行脫鹽預處理,可選用多效蒸發(fā)、MVR 等方法。

(2)制藥工業(yè)廢水含有未反應的原料,或殘留未分離完全的中間體、成品,宜采取混凝、過濾等預處理措施,將部分污染物先期分離出來。

(3)缺氧和厭氧工序應分開設置,且廢水停留時間應協(xié)同確定,以使水解酸化進程與厭氧產(chǎn)甲烷進度一致,避免酸敗現(xiàn)象的發(fā)生。

(4)二沉池出水宜進入混凝沉淀單元,以確保廢水達標排放。

(5)在設計方面,厭氧反應器采用半地下式,有利于節(jié)能保溫;采用管式曝氣,可大大延長曝氣系統(tǒng)壽命,而且布氣均勻;缺氧池采用完全混合式,避免了推流式帶來的混合不均勻;管道宜采用PE 管,避免ABS 材質;生化污泥與物化污泥分開處理,減少污泥處置成本;池壁采用增厚水泥砂漿層、貼鋪耐酸瓷磚的防腐方式,經(jīng)濟可靠。具體參見http://szhmdq.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3 結語

(1)采用預處理(蒸發(fā)脫鹽、中和、混凝沉淀)-缺氧/厭氧-好氧-二次混凝沉淀組合工藝處理制藥工業(yè)廢水,可以有效去除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CODCr、甲苯、氨氮去除率分別為98.8%、99.6%和61.4%,出水水質滿足GB 8978—1996《污水綜合排放標準》一級標準的要求。

(2)缺氧、厭氧、好氧工序的污泥單獨回流,可以減少菌群混雜,利于優(yōu)勢微生物的生存。缺氧單元對廢水可生化性有一定提高,厭氧單元是去除有機污染物的主要工序,有機物削減比例達70.1%。

(3)廢水含氯化鈉的質量分數(shù)為0.72%,二沉池出水進入混凝沉淀池,是出水穩(wěn)定達標的重要保障。

(4)廢水處理直接成本9.8 元/m3,蒸發(fā)脫鹽186 元/m3。

(5)制藥工業(yè)廢水成分復雜,除了特征污染物不同,廢水的其余特征相似。如何進一步提高厭氧污泥負荷,提升好氧污泥耐鹽性能以及創(chuàng)新改進工藝組合是制藥廢水處理的重要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