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方法中,應用最多的是吸附法。該方法采用多孔狀物質(zhì)的粉末或顆粒與印染廢水混合,或使廢水通過由顆粒狀物質(zhì)組成的濾床,使印染廢水中染料、助劑等污染物質(zhì)吸附于多孔物質(zhì)表面或被過濾除去。吸附技術特別適用于低濃度印染廢水的深度處理,具有投資小,成本低的優(yōu)點。但其吸附效果會受到溫度、接觸時間和pH值等因素的影響。常用的吸附劑有可再生吸附劑(如活性炭、離子交換纖維等)和不可再生吸附劑如各種天然礦物(膨潤土、硅藻土),工業(yè)廢料(煤渣、粉煤灰)及天然廢料(木屑、鐵屑)等。目前,國內(nèi)外主要采用的是活性炭吸附法。由于其具有較高的比表面積,因而具有很強的吸附脫色性能。它能吸附廢水中多種可溶性有機物和金屬離子,但是它也有不能吸附水中膠體、懸浮固體和不溶性染料,并且對可溶性染料的吸附也是有選擇性等缺點。馬志毅等利用活性炭的篩余炭作基炭,采用硫化氫和碳酸銨溶液等化學物質(zhì)浸泡,烘干后再用水蒸氣活化,可提高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和使用壽命。Saito等利用印度尼西亞稻草在氯化鋅活化下制備活性炭,再經(jīng)過化學或加熱處理得到表面改性的活性碳,室溫條件下改性活性炭對廢水中的染料吸收較好。雖然活性碳脫色較好,但是由于其成本較高,再生比較困難,所以有其處理原始印染廢水及其不經(jīng)濟,一般活性炭用于濃度較低的廢水處理和深度處理。
膜分離技術
膜分離技術主要是通過孔徑篩分作用到達到分離、凈化和處理的目的。膜分離技術是一種新興的高效分離、濃縮、提純和凈化的技術,具有分離效率高、工藝簡單、操作方便、易控制、無污染、低能耗等優(yōu)點。按濾膜孔徑大小的不同分為微濾(MF)、超濾(UF)、納濾(NF)和反滲透(RO)四種技術。膜分離法的特點主要有:
①膜分離法能耗低,因此又稱節(jié)能技術,在膜的分離過程中不發(fā)生相變;
、谀し蛛x法的裝置比較簡單,操作容易且易控制。作為一種新型的水處理方法,與常規(guī)水處理方法比,具有占地面積小,處理效率高等特點;
③膜分離技術不僅適用于有機物和無機物、病毒、細菌等微粒的分離,還適用于溶液中大分子與無機鹽的分離以及一些共沸物或近沸點物系的分離。
用膜過濾染料廢水在國內(nèi)外都有不少研究報道,劉梅紅用醋酸纖維素納濾膜處理染料廠的高鹽度、高色度廢水,色度去除率幾乎達100%,COD去除率在95%以上。具體聯(lián)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szhmdq.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萃取法
萃取法是采用與水互不相溶但能很好溶解污染物
的萃取劑,使其與廢水充分混合接觸后,利用污染物在水中和溶劑中不同的分配比分離和提取污染物。萃取法在廢水染料濃度高時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當廢水中染料熱度較高時,可以用萃取法從廢水中直接回收部分染料。
超聲波氣振法
超聲波氣振法通過控制超聲波的頻率和飽和氣體來實現(xiàn)對印染廢水的處理。廢水經(jīng)調(diào)節(jié)池加入選定的絮凝劑后進入氣波振室,在一定頻率的激烈振蕩下,廢水中部分有機物開鍵斷裂成小分子物質(zhì),在加速水分子的熱運動下,絮凝劑迅速凝聚,廢水中的色度、COD、苯胺等隨之下降,從而起到降低廢水中有機物濃度的作用,實現(xiàn)對印染廢水的處理。魏紅等采用超聲波對印染廢水的COD去除效果進行了研究,實驗表明超聲波對印染廢水中的COD有明顯的去除效果,COD去除率隨著印染廢水初始COD值和超聲波功率的增加而增加,隨反應體系溫度的升高而有所下降。
利用超聲波可降解水中的化學污染物,尤其是難降解的有機污染物。它集高級氧化技術、焚燒、超臨界水氧化等多種水處理技術的特點于一身,降解條件溫和、降解速度快、適用范圍廣,可以單獨或與其它水處理技術聯(lián)合使用來到達對印染廢水深度處理回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