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氫氧化鎂、殼聚糖、氫氧化鎂-殼聚糖復合絮凝劑對皮革染色廢水進行脫色處理,研究了pH值、殼聚糖投加量等對脫色效果的影響。結果表明氫氧化鎂-殼聚糖復合絮凝劑比單獨使用氫氧化鎂或殼聚糖絮凝劑脫色效果好。
皮革用染料主要分為兩類:
陰離子染料和陽離子染料,其中陰離子染料應用最為廣泛,因為市場上大約98%的皮革用染料都是通過染料中的磺酸基和膠原中氨基間的離子間作用力結合,它可再分為酸性染料、直接染料、酸性媒介染料和可溶性硫磺染料等。從染料多樣性及使用情況來看,偶氮染料在合成染料中占最大比重,但部分偶氮染料的偶氮雙鍵斷裂會生成致癌芳香胺,這就增加了染色廢水的毒性。染色廢水色度高是因為皮革對染料的吸收最多只有90%,而1kg水中即使只含有10mg的染料,也足以使水具有肉眼可以分辨的顏色。具體聯系污水寶或參見http://szhmdq.com更多相關技術文檔。
國際環(huán)境聯盟與國際皮革化學家和工藝師聯合會2006年發(fā)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在工藝運行良好的條件下,每生產lt豬皮,染色工段會產生5~10t水,10~25kgCOD,3~9kgBOD5,8~15kgSS,1~2kgCr3+,1~2kgTKN(凱氏氮),36kgCl-,10~40kgSO42-、3kg油脂及20~80kgTDS,而每生產一張綿羊皮產生的污染物量為:75~100L水,80gCOD,25~50gBOD5,80gSS,5gCr3+,3gTKN,50gC1-和270kgTDS。
染色廢水是導致制革廢水色度高的直接原因。廢水中含有染料,難以降解,為了減輕綜合廢水處理壓力,在將皮革染色廢水排入綜合廢水處理體系前最好對其進行單獨預處理。同時,相當一部分制革廠是從藍濕革,即鉻鞣革開始加工的,在鞣后加工中,染色廢水是重點廢水,因而針對該段廢水進行專門研究更顯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