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激情毛片免费大放送-亚洲综合成人丁香婷婷六月-色噜噜狠狠狠狠2022-美女粉嫩小泬洗澡视频高清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 污水處理技術 >> 正文

改良Bardenpho+MBR+活性焦化工廢水處理技術

發(fā)布時間:2025-6-15 8:25:36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綜合化工園區(qū)污水處理廠普遍存在水質水量波動大、可溶性難降解COD含量高、廢水可生化性差、外加碳源量大等問題。山東某化工園區(qū)污水處理廠針對COD指標問題,在一期工程、一期提標改造及二期擴建工程的深度處理部分分別應用“臭氧接觸池+活性炭濾池”“高級催化氧化+活性炭濾池”“活性焦吸附(配套活性焦再生系統(tǒng))”工藝;針對總氮達標外加碳源量大問題,二期生化段將AAO優(yōu)化為改良Bardenpho以挖潛生化系統(tǒng)的脫氮功能。對該廠不同時期、不同工藝應用情況進行比較分析,可作為國內類似化工園區(qū)污水處理廠主體工藝選擇的參考。

1、一期工程運行情況及分析

1.1 工程概況

該污水處理廠始建于2015年,總規(guī)模2.5×104m3/d,分兩期建設,一期1.0×104m3/d,主要處理園區(qū)內精細化工、新材料、醫(yī)藥及石油化工深加工等企業(yè)排放廢水。原設計工藝為水解酸化+AAO+MBR+臭氧接觸池+活性炭濾池,出水水質滿足《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9182002)的一級A標準。2020年采用水解酸化+AAO+MBR+臭氧高級催化氧化+活性炭濾池工藝進行提標改造,出水執(zhí)行《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的Ⅳ類水體限值要求,其中SS6mg/LTN15mg/L。提標采用的高級催化氧化工藝對COD的去除效果較提標前臭氧接觸池提高近一倍,高于以往案例應用效果。

1.2 進、出水水質

該污水處理廠進水中生活污水占1/3,工業(yè)廢水占2/3,其中工業(yè)廢水含有各類難降解有機物(烴、鹵代烴、醇、醚、醛、酮、酸、酯、苯酚、雜環(huán)類化合物等),水質復雜,難生物降解物質多,可生化性一般,而且波動極大,進水水質超設計標準現象時有發(fā)生。實施“一企一管”措施后(202110月—202210月)的進水水質如表1所示。

1.jpg

數據顯示,整體進水水質平均值低于原設計進水水質,但水質波動劇烈,這主要是園區(qū)各企業(yè)廠內廢水站處理水平參差不齊所致。數據還顯示,氨氮、TN、TP三項指標依然存在超標現象。實際進水碳源不足,為保證出水TN穩(wěn)定達標,需在部分時段額外投加碳源。

一期工程進、出水水質見表1,F狀污水廠運行良好,90%保證率下出水水質均可穩(wěn)定達標。

1.3 主要構筑物及設計參數

①事故調節(jié)池。

14格,正常運行時兩格均作調節(jié)池運行,均質均量;當遇到檢修維護及進水水質波動較大時,利用1/2池體作事故池來貯存事故水,之后用小泵提升注入后續(xù)處理構筑物。池體尺寸(L×B×H)為29.5m×19.2m×7.0m,有效水深6.3m,HRT8.5h。一格內設置潛水排污泵3臺(21備,1臺變頻,Q=209m3/h,H=80kPa,N=7.5kW);一格內設置潛水排污泵2臺(平時運行互為備用,事故時11備,1臺變頻,Q=105m3/h,H=80kPa,N=5.5kW)。

②曝氣沉砂池。

設計流量658m3/h。池體1座分2格,配套1臺桁車式吸砂機(配提砂泵2臺)、1臺處理量為20~27L/s的螺旋式不銹鋼砂水分離器、2臺曝氣羅茨鼓風機2臺(11備,Q=4.5m3/min,P=29.4kPa,N=5.5kW)。同時設有浮渣槽去除浮渣和油類。

③水解酸化池。

設計流量658m3/h,分2格,單格尺寸(L×B×H)為19.0m×12.0m×6.7m,有效水深6.1m,總水力停留時間為6.7h,筒體內空尺寸為直徑1.7m,總高9.2m。每格采用1套鐘罩式脈沖式布水器和20套穿孔管的小阻力配水方式,設14套排泥管。

A2O生化池。

設計流量417m3/h,污泥負荷0.08kgBOD5/kgMLSS·d),污泥濃度(MLSS6000mg/L,污泥回流比400%,污泥齡25d。厭氧、缺氧池有效容積2270m3/座,好氧池有效容積5140m3/座;總HRT17.7h

MBR膜池及設備間。

設計流量417m3/h,膜池尺寸22.4m×14.1m×4.5m,水力停留時間2.4h。膜池為14格,膜組器共12套,每格3套同時預留1個空位。膜組器采用PVDF中空纖維膜,過濾孔徑0.1µm,設計瞬時通量13.8L/m2·h)。

⑥鼓風機房。

主要為A2/O反應池、MBR膜池提供氣源。A2O反應池曝氣風機:羅茨鼓風機3臺(21備,Q=28.37m3/minP=63.7kPa,N=55kW)。MBR膜池吹掃風機:羅茨鼓風機3臺(21備,Q=41m3/min,P=44.1kPa,N=45kW)。

⑦臭氧催化氧化池。

COD設計去除量(ΔCOD)為25mg/L,按照O3:ΔCOD=11計算,臭氧設計投加量為25mg/L。池體1座,分獨立2格,每格接觸池分3段,前兩段投加催化劑填料,采用密閉對流接觸方式,在接觸池下部采用微孔曝氣、臭氧上向流、水流下向流,以達到充分反應。設計流量417m3/h,填料層、緩沖區(qū)、清水區(qū)的停留時間分別為15、15、30min,總停留時間60min。配套設備有電加熱式臭氧尾氣破壞器(2臺,N=3.7kW11備,材質316L);高效臭氧容器裝置(N=15kW,4臺,SS316L材質);催化劑填料108m3,動力泵(離心泵,Q=120m3/h,H=220kPaN=11kW,4臺);反沖洗風機(羅茨風機,Q=24.3m3/min,H=85kPa,N=75kW,2臺,互為備用)。

⑧臭氧發(fā)生間。

臭氧發(fā)生器2套(11備),單套臭氧制備能力10kg/h。

1.4 運行難點分析

①該項目難點是可溶性難降解COD較高,一期提標前深度去除COD采用臭氧活性炭濾池工藝,臭氧投加量約15mg/LCOD去除量約10mg/L;一期提標后,采用臭氧高級催化氧化和活性炭濾池(臭氧活性炭濾池利舊,保留活性炭濾池功用)組合工藝,臭氧高級催化氧化池的臭氧投加量為20mg/LCOD去除量約20mg/L,與設計值O3:ΔCOD=11符合,加上活性炭濾池COD吸附量為5mg/L左右,基本可保證出水達標。但由于該污水處理廠進水含鹽量較高、硬度較高(總硬度為536mg/L),其覆蓋在臭氧催化劑填料和活性炭表面,使催化劑填料和活性炭使用壽命大大縮短,運行費用升高。

②為保證TN去除效果,需要額外投加大量碳源。采用優(yōu)質復合碳源,費用約0.33/m3。

③水解酸化池設計上升流速0.94m/h,屬于低水力負荷排泥,排泥量偏大,污泥層不易控制,系統(tǒng)內污泥量少,水解酸化效果較差,B/C比并未明顯提高,出水與進水B/C均為0.22左右。

2、二期擴建工程工藝設計

2.1 設計水質、水量

二期處理規(guī)模為1.5×104m3/d,包含1.0×104m3/d工業(yè)廢水和0.5×104m3/d生活污水,參考一期進水水質,工業(yè)廢水可溶性難降解物質較多,可生化性差,處理難度大。同時考慮園區(qū)發(fā)展,后期將入駐更多精細化工企業(yè),廢水中難降解有機物占比增加,且園區(qū)內企業(yè)排水在進入管網時標準參差不齊,高標準企業(yè)為降低廠內運營成本,后期會調整排放水質接近設計標準,所以二期擴建工程的設計進水水質與一期相同,排放標準及去除率見表2。其中出水TN10mg/L,高于一期設計值。

2.jpg

2.2 工藝流程

結合一期COD、氨氮波動大及工藝應用情況,二期在工業(yè)廢水預處理、生化處理以及深度處理方面進行了優(yōu)化選擇,工藝流程分別見圖1、2。

3.jpg

4.jpg

工業(yè)廢水預處理部分采用臭氧預氧化工藝代替水解酸化工藝;生化處理系統(tǒng)采用改良Bardenpho代替普通A2O,可進一步深挖生化脫氮功能,減少碳源投加量;采用活性焦吸附工藝去除可溶性難降解COD,極大提高了COD吸附去除量,配套活性焦再生工藝,解決了活性焦結垢問題,保障了各項出水水質尤其是COD達標。

該擴建工程污水處理采用多級臭氧預氧化池+改良Bardenpho+MBR+活性焦吸附池(配套活性焦再生工藝),污泥處理采用污泥均質池+高壓板框脫水機,除臭采用生物濾池工藝。

生活污水經管網收集后進入粗格柵去除纖維狀物質和大顆粒懸浮物,再經過細格柵進一步去除懸浮物后,進入曝氣沉砂池去除較重泥砂,然后自流進入改良Bardenpho生化池。工業(yè)廢水經“一企一管”進入事故調節(jié)池,調節(jié)池出水由泵提升至混凝沉淀池,經過加藥混合絮凝后進入沉淀池進行泥水分離,然后自流進入臭氧預氧化池,廢水可生化性提高后,自流進入改良Bardenpho生化池,與生活污水混合,完成碳、氮、磷的去除。改良Bardenpho耦合MBR膜池,MBR工藝實現了泥水分離,使得活性污泥齡變長,有利于世代周期長的硝化細菌和反硝化細菌生長,從而增強脫氮效果,同時微濾膜的出色截留作用,可使出水SS保持極低水平。MBR出水進入活性焦吸附池,進一步去除可溶性難降解COD。出水進入消毒池,消毒池同時兼作排水泵房,最后的出水排入附近河流。

該污水處理廠污泥主要包括柵渣、混凝沉淀池污泥和MBR池污泥三部分,經污泥均質池充分混合后進入污泥濃縮池進一步濃縮,上清液回流至前端進水,污泥添加石灰后進入板框壓濾機脫水至含水率60%后外運處置。

2.3 主要構筑物及設計參數

①事故調節(jié)池。

14格,半地下矩形鋼混結構,有效容積5292m3,停留時間8.46h,穿孔管曝氣攪拌,4格交替攪拌。配套污水提升泵3臺,變頻,21備,單泵Q=313m3/h、N=18.5kW。

②混凝反應池。

矩形鋼混結構,包括機械混合池、絮凝池和平流沉淀池。機械混合池12組,單格停留時間為117s,配套單層混合攪拌機2臺,L=1200mm,N=0.75kW。經混合的廢水流入絮凝反應池。絮凝反應池分26格,設有框式反應器,HRT13.7min。絮凝反應池配置L=1800mm絮凝攪拌機2套。PAC投加量為50mg/L,PAM投加量為1mg/L。

③平流沉淀池。

2座,表面負荷1.41m3/m2·h),單座尺寸(L×B×H=30.0m×4.9m×3.5m,有效水深3m。配套桁車式吸泥機,跨度10.4m,電機功率2×0.55kW,真空泵功率0.75kW;排泥泵4臺,22備,單泵Q=100m3/hN=5.5kW。

④臭氧預氧化池。

12格,單座尺寸(L×B×H)為26.6m×14.6m×7.5m,有效水深6.15m;兩池體中間為設備間,尺寸(L×B×H)為25.1m×4.0m×7.5m。三段接觸臭氧最大設計投加量為24mg/L。每級曝氣的臭氧比例按照211設計,采用GW600型射流曝氣器4套;臥式離心泵5臺,41冷備,單泵Q=120m3/hN=15kW;呼吸閥4套,DN80,材質為SS316L,設計壓差0.1MPa。其他配套設備:臭氧系統(tǒng)管路、呼吸閥、尾氣分解器及臭氧擴散裝置,其中尾氣破壞器Q80m3/hN=5kW,11備。

⑤生物反應池。

集厭氧、缺氧、好氧于一體,依次分為預缺氧池、厭氧池、一級缺氧池、一級好氧池、二級缺氧池、二級好氧池6部分。其中,MBR膜池污泥回流至好氧池;好氧池內混合液回流至缺氧池,缺氧池混合液回流至厭氧池。MBR膜池排放剩余污泥。共設2座,單座尺寸為54.2m×27.1m×6.2m,MLSS4000~6000mg/L,污泥負荷0.065kgBOD5/kgMLSS·d),污泥齡21d,水力停留時間23.4h。預缺氧池有效水深5.6m,停留時間1.13h。厭氧池有效水深5.55m,停留時間1.97h。一級缺氧池有效水深5.50m,停留時間6.68h。一級好氧池有效水深5.45m,停留時間9.13h。二級缺氧池有效水深5.40m,停留時間2.88h。二級好氧池有效水深5.35m,停留時間1.6h。單池配套微氣泡高氧轉移速率管式曝氣裝置426根,規(guī)格為1m/根,供氣量6~8m3/根·h),充氧效率22%。預缺氧池設置中速潛水攪拌機3臺,21冷備,N=3kW;厭氧池設置高速潛水攪拌機5臺,41冷備,N=2.5kW;一級缺氧區(qū)設置5臺低速潛水推進器,41冷備,N=5.0W;二級缺氧區(qū)設置中速潛水攪拌機5臺,41冷備,N=3.0kW。設置混合液回流泵3臺,21冷備,單泵Q=260L/s、N=5.0kW。精細格柵2臺,柵條間隙1mm。

MBR膜池。

16格,膜池尺寸32.4m×14.1m×4.5m,停留時間2.4h(平均時)。膜設備間尺寸37.3m×11.9m,層高6.6m。設置18臺膜組器,采用PVDF中空纖維膜,過濾孔徑0.1µm,設計瞬時通量15L/m2·h)。配套8臺產水泵(62備,變頻,單泵Q=167m3/h、N=7.5kW),在線CIP清洗泵(3臺,21備,1臺變頻,單泵Q=100m3/h、N=5.5kW),液環(huán)真空泵(2臺,11備,單泵Q=165m3/h、N=4.0kW,最大真空度84%),反洗次氯酸鈉加藥泵(Q=1500L/h,2臺,11備),次氯酸鈉PE儲罐(1座,10m3),反洗檸檬酸加藥泵(Q=1500L/h,2臺,11備),檸檬酸PE儲罐(1座,5m3),膜池混合液回流泵(不堵塞干式泵,3臺,21冷備,單泵Q=434L/sN=5.5kW),剩余污泥泵(不堵塞干式泵2臺,11冷備,單泵Q=38m3/h、N=5.5kW),儀表用空壓機系統(tǒng)1套。

⑦活性焦吸附池。

工藝流程見圖3。

5.jpg

完整活性焦吸附工藝系統(tǒng)由污水提升、活性焦吸附、活性焦輸送、活性焦再生、新焦補充、活性焦廢氣處理等幾部分組成,在國內已有不少應用案例。該工程活性焦再生采用外協(xié)處理再生后回用,故不單獨配套再生系統(tǒng)。設計參數:COD60mg/L降至25mg/L;活性焦再生周期288d,每個再生周期活性焦損耗10%(含機械及再生熱損耗)。

采用30座活性焦吸附罐,分3組并聯運行,每組含活性焦吸附罐10座并聯運行,飽和焦再生時,1組停止進水,其余組進水運行,停運罐進行提取飽和焦及投加再生焦操作。

活性焦吸附罐規(guī)格:Ø3000mm×8800mm,玻璃鋼外刷抗紫外線膠衣;底部厚25mm,頂部厚20mm。每座罐體配套1PP材質布水器,其過水能力為50m3/h;钚越够盍綖2~8mm,不均勻系數為1.3,中孔(孔徑2~50nm)占比40%~60%,比表面積為600~1100m2/g,碘值700~950mg/g,亞甲基藍吸附值120~195mg/g,主要吸附污水中直徑為1~20nm的難降解長鏈有機物。活性焦再生采用內熱式回轉再生爐。

3、二期實際運行效果及技術經濟分析

3.1 運行效果

該系統(tǒng)于20226月投入運行,各處理單元的水質如表3所示。該工藝對COD、TN、氨氮、TPSS的去除率分別達到87.42%、80.11%99.14%、92.86%99.07%。

6.jpg

二期改用臭氧氧化進行預處理后,廢水可生化性(B/C值)提升至0.47,是一期水解酸化系統(tǒng)的2.1倍。一期工程脫氮需要優(yōu)質復合碳源130mg/L,二期改用改良Bardenpho工藝后,碳源采用乙酸鈉,投加量降至約65mg/L,節(jié)省藥劑費0.21/m3

活性焦吸附池出水總氮和氨氮均稍微降低;钚越乖谶\行初期對氮的吸附量不太大且易發(fā)生脫附,因此不具有長期吸附效果,但經過數月運行,活性焦對氨氮和總氮的去除保持在一定水平,具有一定的耐沖擊負荷能力,推測存在生物轉化作用。

3.2 經濟指標

該擴建工程總投資為1.1803億元,其中建筑安裝費為9453萬元,直接運行成本(電費、藥劑費)為1.43/m3。

具體測算見表4

7.jpg

4、結論

①山東某化工園區(qū)污水處理廠擴建工程采用改良Bardenpho+MBR+活性焦吸附工藝處理園區(qū)企業(yè)排放的生活污水和生產廢水,廢水處理量為1.5×104m3/d,抗沖擊負荷能力強,處理效果好,對COD、TN、NH4+-N、TPSS的去除率分別達到87.42%、80.11%、99.14%92.86%、99.07%,出水水質穩(wěn)定在《地表水環(huán)境質量標準》(GB38382002)的Ⅳ類標準以下,其中SS6mg/L、TN1012mg/L。直接處理成本(電費、藥劑費)為1.43/m3。

②臭氧氧化提高廢水可生化性的效果優(yōu)于水解酸化;二級處理采用改良Bardenpho,對比一期,在更高的TN排放標準下,碳源投加量降低約50%,節(jié)省藥劑費0.21/m3。總藥劑費(不含污泥脫水)由一期的0.66/m3降到0.32/m3,直接運營成本(不含污泥處置、折舊、維修、膜更換等)節(jié)省0.34/m3。

③擴建工程運行時間尚短,實際進水量為0.75×104m3/d,實際進水水質比設計水質低,隨著園區(qū)發(fā)展,預測進水水質水量會趨向設計值,運行費用應高于目前數值。(來源:青島水務碧水源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相關推薦
技術工藝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