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激情毛片免费大放送-亚洲综合成人丁香婷婷六月-色噜噜狠狠狠狠2022-美女粉嫩小泬洗澡视频高清

您現在的位置: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 技術轉移 >> 正文

高新環(huán)保污水曝氣系統

發(fā)布時間:2025-6-16 11:28:57  中國污水處理工程網

公布日:2024.02.20

申請日:2024.01.15

分類號:C02F7/00(2006.01)I

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環(huán)境污水處理相關領域,公開了一種環(huán)保污水曝氣裝置,包括主體及固定安裝于所述主體底部的安裝件,所述主體上同心固定有頂蓋,所述頂蓋通過第一輸送管連接供氣機構,多個分流管,多個所述分流管圓周固定于所述主體邊緣并與所述主體連通,偏心盒,所述偏心盒的偏心處與所述分流管固定并與所述分流管連通,所述偏心盒內同軸轉動安裝有第三輸送管,通過將主體固定于池底,通過單條第一輸送管連接安裝于池邊的供氣機構,可即可實現局部的曝氣,本申請可在從池底曝氣的同時,對所曝氣局部位置進行攪拌,相對于通過曝氣管直接進行曝氣,有著更好加速空氣中的氧氣向液體中轉移,防止池內懸浮物體下沉的效果,實用性高。

1.jpg

權利要求書

1.一種環(huán)保污水曝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體(1)及固定安裝于所述主體(1)底部的安裝件(5);所述主體(1)上同心固定有頂蓋(3),所述頂蓋(3)通過第一輸送管(4)連接供氣機構;多個分流管(2),多個所述分流管(2)圓周固定于所述主體(1)邊緣并與所述主體(1)連通;偏心盒(6),所述偏心盒(6)的偏心處與所述分流管(2)固定并與所述分流管(2)連通,所述偏心盒(6)內同軸轉動安裝有第三輸送管(10),所述第三輸送管(10)端部固定有與之連通的第一曝氣管(9),且所述第三輸送管(10)遠離所述第一曝氣管(9)一端固定有葉輪(7),所述葉輪(7)處于所述偏心盒(6)內;所述第三輸送管(10)上圓周開設有多個氣孔,所述第三輸送管(10)上轉動安裝有與所述氣孔配合的轉動連接件(11),所述轉動連接件(11)通過第二輸送管(8)連通所述分流管(2)端部,所述第二輸送管(8)固定連接于所述分流管(2),所述分流管(2)端部開設有多個排放孔;所述分流管(2)底部密封轉動安裝有多個與之連通第四輸送管(12),所述第四輸送管(12)遠離所述分流管(2)一端固定有與之連通的第二曝氣管(13),多個所述第四輸送管(12)之間通過第一傳動鏈(14)傳動連接;其中,所述第四輸送管(12)頂部呈敞口狀;所述安裝件(5)內開設有安裝槽(17),所述安裝槽(17)內固定有第一電機(16),所述第一電機(16)的輸出軸上同軸固定有主動齒輪(18),所述主動齒輪(18)邊緣圓周分布有多個與之嚙合的從動齒輪(20),所述從動齒輪(20)上同軸固定有傳動軸(19),所述從動齒輪(20)通過所述傳動軸(19)轉動安裝于所述主體(1)內,所述傳動軸(19)通過第二傳動鏈(15)連接其中一個所述第四輸送管(12);所述第四輸送管(12)外壁還固定有聚集盤(46),所述聚集盤(46)上圓周等距開設有通槽;其中,聚集盤(46)包括盤體,所述盤體邊緣呈弧形設置,所述盤體中心設置有與之一體成型的錐形部;所述聚集盤(46)的錐形部上開設有多個聚集槽(47),多個所述聚集槽(47)呈圓周等距設置,且所述聚集槽(47)呈條狀,且隨所述錐形部擴散設置;所述供氣機構包括箱體(21),所述箱體(21)內固定有隔板(33),通過所述隔板(33)將所述箱體(21)內部空間分成頂腔和底腔,所述底腔內固定安裝有多個活塞缸(35),所述活塞缸(35)內密封滑動安裝有活塞(34);其中,所述活塞缸(35)一端呈敞口狀,所述活塞缸(35)遠離敞口一端固定有與之連通的排放管(26),所述排放管(26)內固定有單向閥(27),所述第一輸送管(4)連通所述排放管(26);所述活塞缸(35)一側開設有單向進氣口;所述供氣機構還包括U形傳動桿(23),所述U形傳動桿(23)一端與所述活塞(34)同軸固定;所述箱體(21)上轉動安裝有多個第一螺紋套筒(28),所述第一螺紋套筒(28)與設置于所述U形傳動桿(23)上的螺紋部(24)螺紋配合,多個所述第一螺紋套筒(28)之間通過第三傳動鏈(29)傳動連接;所述頂腔內轉動安裝有第一傳動桿(31),所述第一傳動桿(31)通過第四傳動鏈(30)連接其中一個所述第一螺紋套筒(28);所述頂腔內還轉動安裝有第二傳動桿(37),所述第二傳動桿(37)與所述第一傳動桿(31)之間通過錐齒輪組(32)連接,所述第二傳動桿(37)上滑動安裝有滑動齒輪(43),所述滑動齒輪(43)兩側均轉動安裝有與所述滑動齒輪(43)配合的齒輥(38),兩個所述齒輥(38)軸向相對一側設置有間隙,所述間隙的距離大于所述滑動齒輪(43)的寬,兩個所述齒輥(38)之間通過齒輪組(39)傳動連接,所述齒輪組(39)包括兩個相互嚙合的齒輪,兩個所述齒輪分別與兩個所述齒輥(38)同軸固定;所述隔板(33)頂部轉動安裝有往復絲桿(36),所述往復絲桿(36)上套設有與之螺紋配合的第二螺紋套筒(45),所述第二螺紋套筒(45)通過與之固定的傳動板(44)與所述滑動齒輪(43)轉動連接;所述隔板(33)上還固定有第二電機(41),所述第二電機(41)的輸出軸通過第六傳動鏈(40)連接其中一個所述齒輥(38)的轉軸,且所述第二電機(41)的輸出軸還通過第七傳動鏈(42)連接所述往復絲桿(36)。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huán)保污水曝氣裝置,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第四輸送管(12)端部的第二曝氣管(13)呈交錯設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huán)保污水曝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傳動桿(37)上對稱固定有傳動條,所述傳動條與開設于所述滑動齒輪(43)上的傳動槽滑動配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環(huán)保污水曝氣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21)上可拆卸安裝有頂板(25),所述頂板(25)遠離所述箱體(21)一側設置有光伏板,光伏板與固定于所述隔板(33)上的電池電性連接。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環(huán)保污水曝氣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環(huán)保污水曝氣裝置,包括:

主體及固定安裝于所述主體底部的安裝件;

所述主體上同心固定有頂蓋,所述頂蓋通過第一輸送管連接供氣機構;

多個分流管,多個所述分流管圓周固定于所述主體邊緣并與所述主體連通;

偏心盒,所述偏心盒的偏心處與所述分流管固定并與所述分流管連通,所述偏心盒內同軸轉動安裝有第三輸送管,所述第三輸送管端部固定有與之連通的第一曝氣管,且所述第三輸送管遠離所述第一曝氣管一端固定有葉輪,所述葉輪處于所述偏心盒內;

所述第三輸送管上圓周開設有多個氣孔,所述第三輸送管上轉動安裝有與所述氣孔配合的轉動連接件,所述轉動連接件通過第二輸送管連通所述分流管端部,所述第二輸送管固定連接所述分流管,所述分流管端部開設有多個排放孔。

優(yōu)選的,所述分流管底部密封轉動安裝有多個與之連通第四輸送管,所述第四輸送管遠離所述分流管一端固定有與之連通的第二曝氣管,多個所述第四輸送管之間通過第一傳動鏈傳動連接;

其中,所述第四輸送管頂部呈敞口狀;

所述安裝件內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固定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的輸出軸上同軸固定有主動齒輪,所述主動齒輪邊緣圓周分部有多個與之嚙合的從動齒輪,所述從動齒輪上同軸固定有傳動軸,所述從動齒輪通過所述傳動軸轉動安裝于所述主體內,所述傳動軸通過第二傳動鏈連接其中一個所述第四輸送管。

優(yōu)選的,多個所述第四輸送管端部的第二曝氣管呈交錯設置。

優(yōu)選的,所述供氣機構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固定有隔板,通過所述隔板將所述箱體分成頂腔和底腔,所述底腔內固定安裝有多個活塞缸,所述活塞缸內密封滑動安裝有活塞;

其中,所述活塞缸一端呈敞口狀,所述活塞缸遠離敞口一端固定有與之連通的的排放管,所述排放管內固定有單向閥,所述第一輸送管連通所述排放管;

所述活塞缸一側開設有單向進氣口。

優(yōu)選的,所述供氣機構還包括U形傳動桿,所述U形傳動桿一端與所述活塞同軸固定;

所述箱體上轉動安裝有多個第一螺紋套筒,所述第一螺紋套筒與設置于所述U形傳動桿上的螺紋部螺紋配合,多個所述第一螺紋套筒之間通過第三傳動鏈傳動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頂腔內轉動安裝有第一傳動桿,所述第一傳動桿通過第四傳動鏈連接其中一個所述第一螺紋套筒;

所述頂腔內還轉動安裝有第二傳動桿,所述第二傳動桿與所述第一傳動桿之間通過錐齒輪組連接,所述第二傳動桿上滑動安裝有滑動齒輪,所述滑動齒輪兩側均轉動安裝有與所述滑動齒輪配合的齒輥,兩所述齒輥相對一側設置有間隙,所述間隙的距離大于所述滑動齒輪的寬,兩個所述齒輥之間通過齒輪組傳動連接;

所述隔板頂部轉動安裝有往復絲桿,所述往復絲桿上套設有與之螺紋配合的第二螺紋套筒,所述第二螺紋套筒通過與之固定的傳動板與所述滑動齒輪轉動連接;

所述隔板上還固定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通過第六傳動鏈連接其中一個所述齒輥的轉軸,且所述第二電機的輸出軸還通過第七傳動鏈連接所述往復絲桿。

優(yōu)選的,所述第二傳動桿上對稱固定有傳動條,所述傳動條與開設于所述滑動齒輪上的傳動槽滑動配合。

優(yōu)選的,所述箱體上可拆卸安裝有頂板,所述頂板遠離所述箱體一側設置有光伏板,光伏板與固定于所述隔板的電池電性連接。

優(yōu)選的,所述第四輸送管外壁還固定有聚集盤,所述聚集盤上圓周等距開始有通槽;

其中,聚集盤包括盤體,所述盤體邊緣呈弧形設置,所述盤體中心設置有與之一體成型的錐形部。

優(yōu)選的,所述聚集盤的錐形部上開設有多個聚集槽,多個所述聚集槽呈圓周等距設置,且所述聚集槽呈條狀隨所述錐形部擴散設置。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首先,本申請可通過將主體固定于池底,通過單條第一輸送管連接安裝于池邊的供氣機構,可即可實現局部的曝氣,在池底曝氣的同時,對所曝氣局部位置進行攪拌,相對于通過曝氣管直接進行曝氣,有著更好加速空氣中的氧氣向液體中轉移,防止池內懸浮物體下沉的效果,實用性高;

其次,本申請通過在小氣泡產生后上浮時,通過聚集盤對小氣泡進行攔截,使其附著于聚集盤底部,使小氣泡與小氣泡之間合并成大氣泡,由于合并后的氣泡增大,使盤體的弧形面失去阻擋,氣泡自然上浮,通過將小氣泡合并成較大的正常氣泡的方式達到提升曝氣效果的目的。

(發(fā)明人:楊暉;趙保鋒;許萍;申浩;楊文江;朱海星;楊華麗;趙志霞;董明潔;郭可;王慧芳;潘建文)

相關推薦
項目深度追蹤
數據獨家提供
服務開通便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