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12.31
申請日:2024.11.11
分類號:C02F9/00(2023.01)I;C02F1/24(2023.01)I;C02F1/44(2023.01)I;C02F1/00(2023.01)I;C02F103/10(2006.01)N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油田采出水綠色短流程處理工藝,屬于廢水處理領域。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將油田采出水從原水調節(jié)池提升至氣浮單元,在微納米氣泡的作用下去除懸浮油;氣浮單元處理后的原水提升至PEK膜單元進行處理;將所述PEK膜單元濃水送入污泥池,進行脫泥處理,脫泥產(chǎn)水返回到所述氣浮單元;將所述PEK膜單元產(chǎn)水輸至清液緩沖罐。本發(fā)明的最終產(chǎn)水滿足《碎屑巖油藏注水水質指標技術要求及分析方法SY/T5329‑2022》一級要求,即懸浮物固體含量≤8mg/L,懸浮物顆粒直徑中值≤3μm,含油量≤5mg/L,平均腐蝕速率≤0.076mm/a。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油田采出水綠色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油田采出水從原水調節(jié)池提升至氣浮單元,在微納米氣泡的作用下去除懸浮油;氣浮單元處理后的原水提升至PEK膜單元進行處理;將所述PEK膜單元濃水送入污泥池,進行脫泥處理,脫泥產(chǎn)水返回到所述氣浮單元;將所述PEK膜單元產(chǎn)水輸至清液緩沖罐。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采出水綠色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PEK膜單元中的PEK膜為聚醚酮材質分離膜,膜孔徑5nm~0.2μm。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采出水綠色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浮單元為立式結構,所述氣浮單元的水流上升流速不超過20mm/s。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田采出水綠色處理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泥處理包括:板框壓濾、濾布、沖水、濾后水回收、壓榨設備以及壓縮空氣吹掃。
5.一種油田采出水綠色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油田采出水的原水調節(jié)池;氣浮單元,用于在微納米氣泡的作用下去除懸浮油;PEK膜單元,用于過濾處理氣浮單元處理后的原水;脫泥裝置,用于對所述PEK膜單元濃水進行脫泥處理,并將脫泥產(chǎn)水返回到所述氣浮單元;以及,清液緩沖罐,用于接收所述PEK膜單元產(chǎn)水。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油田采出水綠色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PEK膜單元中的PEK膜為聚醚酮材質分離膜,膜孔徑5nm~0.2μm。
7.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油田采出水綠色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氣浮單元為立式結構,所述氣浮單元的水流上升流速不超過20mm/s。
8.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油田采出水綠色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脫泥處理包括:板框壓濾、濾布、沖水、濾后水回收、壓榨設備以及壓縮空氣吹掃。
9.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油田采出水綠色處理工藝或者權利要求5~8任一所述的油田采出水綠色處理系統(tǒng),在處理油田采出廢水中的應用。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油田采出水綠色短流程處理工藝。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xiàn):
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種油田采出水綠色處理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將油田采出水從原水調節(jié)池提升至氣浮單元,在微納米氣泡的作用下去除懸浮油;
氣浮單元處理后的原水提升至PEK膜單元進行處理;
將所述PEK膜單元濃水送入污泥池,進行脫泥處理,脫泥產(chǎn)水返回到所述氣浮單元;
將所述PEK膜單元產(chǎn)水輸至清液緩沖罐。
進一步地,所述氣浮單元為立式結構,所述氣浮單元的水流上升流速不超過20mm/s。
進一步地,所述脫泥處理包括:板框壓濾、濾布、沖水、濾后水回收、壓榨設備以及壓縮空氣吹掃。
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種油田采出水綠色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接收油田采出水的原水調節(jié)池;
氣浮單元,用于在微納米氣泡的作用下去除懸浮油;
PEK膜單元,用于過濾處理氣浮單元處理后的原水;
脫泥裝置,用于對所述PEK膜單元濃水進行脫泥處理,并將脫泥產(chǎn)水返回到所述氣浮單元;
以及,清液緩沖罐,用于接收所述PEK膜單元產(chǎn)水。
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涉及上述的油田采出水綠色處理工藝或者上述的油田采出水綠色處理系統(tǒng),在處理油田采出廢水中的應用。
進一步地,所述最后產(chǎn)水水質達到:懸浮物固體含量≤1mg/L,懸浮物顆粒直徑中值≤1μm,含油量≤1mg/L。
進一步地,所述氣浮裝置為立式結構,水流上升流速不超過20mm/s,水力停留時間不低于30min。
進一步地,所述PEK膜裝置為PEK(聚醚酮)材質分離膜,膜孔徑5nm~0.2μm,利用膜的篩分原理和PEK材質的親水疏油性,截留懸浮物和石油類、細菌等雜質,無需膜前預處理。
進一步地,所述整個處理包括氣浮、膜過濾、脫泥過程不需要添加任何化學藥劑,實現(xiàn)綠色生產(chǎn)。
進一步地,所述通過水資源回收率大于99%,只有污泥帶走少量的水分。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的特點是處理流程簡單,無需添加化學藥劑,設備占地面積小,投資費用低,出水穩(wěn)定,可實現(xiàn)全自動控制;
2、本發(fā)明特別適用于高含油、高懸浮物、高含鹽的廢水處理;
3、本發(fā)明所采用的PEK膜裝置,具有耐酸堿、耐COD、耐油、親水性好、通量大、無需反洗等特點,截留孔徑5nm~0.2μm,作為高懸浮物濃度、高有機物的泥水分離優(yōu)勢突出;
4、本發(fā)明工藝采用氣浮+PEK膜過濾+污泥脫水的處理工藝。該工藝的產(chǎn)水水質穩(wěn)定,運行成本低廉,設備集成化且使用壽命長。
(發(fā)明人:李俞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