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3.08.01
申請日:2023.06.14
分類號:B01D25/127(2006.01)I;C02F11/122(2019.01)I
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包括支座、液壓系統(tǒng)、控制臺、壓榨組件,支座滑動連接有液壓系統(tǒng)和至少兩組壓榨組件,控制臺分別與液壓系統(tǒng)、至少兩組壓榨組件電連接,壓榨組件包括氣動件、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液壓系統(tǒng)能夠與第一壓板抵接,氣動件設置有第一導水槽和至少兩個出氣孔,氣動件連接有轉換閥、出水管,第一壓板的第二端設置有用于容納部分第二壓板的容納腔,容納腔與第一端導通,第一壓板連接有進泥管,進泥管與容納腔導通,氣動件連接有與進泥管的位置配合的疏通件,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種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節(jié)能高效,能夠提高污泥脫水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夠保障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權利要求書
1.一種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液壓系統(tǒng)、控制臺、壓榨組件,所述支座滑動連接有所述液壓系統(tǒng)和至少兩組所述壓榨組件,所述控制臺分別與所述液壓系統(tǒng)、所述至少兩組所述壓榨組件電連接,所述壓榨組件包括氣動件、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所述液壓系統(tǒng)能夠與所述第一壓板抵接,所述支座分別與所述氣動件、所述第一壓板滑動連接,所述氣動件設置有至少兩個出氣孔,所述氣動件連接有濾布、轉換閥、出水管和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壓板連接有含水率檢測儀,所述控制臺分別與所述轉換閥和所述含水率檢測儀電連接,所述轉換閥用于控制所述出水管導通或者關閉,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與所述第一壓板的第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壓板的第二端設置有用于容納部分所述第二壓板的容納腔,所述容納腔與所述第一端導通,所述第二壓板連接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與所述第一壓板抵接,所述第一壓板連接有進泥管,所述進泥管與所述容納腔導通,所述氣動件連接有與所述進泥管的位置配合的疏通件,所述疏通件能夠部分伸入所述進泥管內。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件設置有第一導水槽,所述第一導水槽包括“X”型凹槽和環(huán)形凹槽。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壓板連接有第二導水槽。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件為硅膠材質或者橡膠材質。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件為硅膠材質或者橡膠材質。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件連接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設置有第一滑槽,所述支座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滑槽配合的第一滑軌。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動件連接有至少兩個所述第一滑塊。
8.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板連接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設置有第二滑槽,所述支座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滑槽配合的第二滑軌。
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壓板連接有至少兩個所述第二滑塊。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無線通訊模塊,所述控制臺與所述無線通訊模塊電連接。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旨在至少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發(fā)明提出一種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所述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節(jié)能高效,能夠提高污泥脫水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夠保障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包括支座、液壓系統(tǒng)、控制臺、壓榨組件,所述支座滑動連接有所述液壓系統(tǒng)和至少兩組所述壓榨組件,所述控制臺分別與所述液壓系統(tǒng)、所述至少兩組所述壓榨組件電連接,
所述壓榨組件包括氣動件、第一壓板和第二壓板,所述液壓系統(tǒng)能夠與所述第一壓板抵接,所述支座分別與所述氣動件、所述第一壓板滑動連接,所述氣動件設置有至少兩個出氣孔,所述氣動件連接有濾布、轉換閥、出水管和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壓板連接有含水率檢測儀,所述控制臺分別與所述轉換閥和所述含水率檢測儀電連接,所述轉換閥用于控制所述出水管導通或者關閉,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與所述第一壓板的第一端抵接,所述第一壓板的第二端設置有用于容納部分所述第二壓板的容納腔,所述容納腔與所述第一端導通,所述第二壓板連接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與所述第一壓板抵接,所述第一壓板連接有進泥管,所述進泥管與所述容納腔導通,所述氣動件連接有與所述進泥管的位置配合的疏通件,所述疏通件能夠部分伸入所述進泥管內。
根據(jù)本發(fā)明實施例的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技術方案中,所述支座分別與所述液壓系統(tǒng)、所述壓榨組件滑動連接,所述液壓系統(tǒng)能夠與所述壓榨組件抵接并驅動所述壓榨組件移動,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支座連接有46組所述壓榨組件,因此本實施例能夠同時壓榨46份污泥,現(xiàn)有技術中,每組所述壓榨組件都需要配備一名工作人員操作、監(jiān)控,在本實施例中,46組所述壓榨組件只需配備一名工作人員操控,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達到節(jié)能高效的效果,并節(jié)省人工成本;相鄰的所述壓榨組件的安裝順序相反,如圖1至圖3所示,相鄰的兩組所述壓榨組件從左到右的安裝順序為所述氣動件、所述第一壓板、所述第二壓板、所述第一壓板、所述氣動件,并且,相鄰的兩組所述壓榨組件共用同一個所述氣動件或者同一個所述第二壓板,部分所述第二壓板從所述第一壓板的第二端伸入所述容納腔內,所述氣動件、所述第二壓板和所述容納腔形成一個密閉的壓榨污泥空間,所述第二密封件的尺寸與所述容納腔內壁的尺寸對應,所述第二密封件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壓板與所述第二壓板之間的縫隙,避免污泥從所述第一壓板的所述第二端流出所述容納腔,同理,所述第一密封件的尺寸與所述容納腔內壁的尺寸對應,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填充所述氣動件與所述第一壓板之間的縫隙,避免污泥從所述第一壓板的所述第一端流出所述容納腔,如圖1至圖3所示,待壓榨的污泥從所述進泥管流入所述第一壓板的所述容納腔內,工作人員通過所述控制臺啟動所述液壓系統(tǒng),所述液壓系統(tǒng)向右移動,并帶動所述第一壓板向右移動,移動過程中,相鄰的兩組所述壓榨組件相互擠壓,所述第一壓板與所述第二壓板相互擠壓,使所述容納腔的體積不斷減小,污泥中的水分順著所述第一導水槽流入所述氣動件內,所述氣動件連接有所述轉換閥,所述轉換閥連接有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處于常開通道狀態(tài),一直可以排水,被壓榨出來的水分通過所述出水管流出所述氣動件,本實施例壓榨污泥采用三段壓榨脫水原理:當進泥端達到一定壓力后,自動轉入低壓壓榨,壓榨脫水到一定時間和一定位置時,自動轉入高壓壓榨,高壓壓榨到一定時間和一定位置時,自動轉入超高壓壓榨,超高壓壓榨至泥餅的含水量達到預設值時停止壓榨,三段壓榨脫水方法使所述容納腔內的污泥在不同的含水率下得到不同的壓榨壓力,防止高壓噴漿四濺傷人或者污染車間環(huán)境,同時能夠節(jié)能減排;停止壓榨后,所述液壓系統(tǒng)和所述壓榨組件自動返回壓榨前的初始位置,同時所述轉換閥控制所述出水管關閉,并且控制進氣通道開啟,空氣進入所述氣動件,并從所述出氣
孔噴出,使所述濾布鼓起,從而使所述濾布上的泥餅脫落,同時高壓氣體穿過所述濾布上所有的細微孔,得到氣體反吹清洗所述濾布的最佳效果,在現(xiàn)有技術中,工作人員要手動將濾布上的泥餅鏟掉,并且需要在一定周期內使用高壓水或者機械手臂沖洗所述濾布,而用水沖洗所述濾布不僅耗時,而且不能達到疏通所述濾布的效果,只能清洗所述濾布的表層,這會增加下一周期壓榨脫水的時間和困難程度,本發(fā)明實施例通過高壓氣體實現(xiàn)自動鏟泥和清洗濾布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壓榨工作效率,現(xiàn)有技術中,壓榨出來的泥水直流往下,污水直流往下和空氣產(chǎn)生摩擦氧化,污水中的氨氣加速釋放使周圍環(huán)境有著刺眼傷害,在壓榨出水的氣霧含有大量微細顆?蛇M入毛細管,對人體有著一定影響,因此本實施例能夠保證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在壓榨的過程中,所述含水率檢測儀將污泥的含水率讀數(shù)發(fā)送給所述控制臺,所述控制臺將接收到的數(shù)據(jù)與工作人員預設的含水率進行比較,進而判斷是否控制所述液壓系統(tǒng)停止移動,同時,還能夠控制所有泥餅的含水率是一致的;因此,本發(fā)明實施例一種自動超高壓污泥脫水壓榨設備節(jié)能高效,能夠提高污泥脫水的工作效率,并且能夠保障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氣動件設置第一導水槽,所述第一導水槽包括“X”型凹槽和環(huán)形凹槽。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二壓板連接有第二導水槽。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密封件為硅膠材質或者橡膠材質。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二密封件為硅膠材質或者橡膠材質。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氣動件連接有第一滑塊,所述第一滑塊設置有第一滑槽,所述支座設置有與所述第一滑槽配合的第一滑軌。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氣動件連接有至少兩個所述第一滑塊。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壓板連接有第二滑塊,所述第二滑塊設置有第二滑槽,所述支座設置有與所述第二滑槽配合的第二滑軌。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所述第一壓板連接有至少兩個所述第二滑塊。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還包括無線通訊模塊,所述控制臺與所述無線通訊模塊電連接。
(發(fā)明人:溫子鵬;溫金傳;鄭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