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3.26
申請日:2024.01.26
分類號:C02F9/00(2023.01)I;B30B9/14(2006.01)I;C02F1/00(2023.01)N;C02F1/28(2023.01)N;C02F1/38(2023.01)N;C02F1/62(2023.01)N;C02F1/48(2023.01)N;C02F1/
40(2023.01)N;C02F101/20(2006.01)N
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污水處理用可分類雜質的分離裝置,包括污水處理組件和兩個分離機構,所述污水處理組件包括用于混合含鐵納米顆粒的預處理池、潛污泵、兩個濾除罐和兩個分選分離倉;其中,所述潛污泵安裝于所述預處理池的內側壁底部;本發(fā)明通過利用預處理池將含鐵納米顆粒與污水進行混合,以便利用含鐵納米顆粒對污水中攜帶的重金屬進行吸附,然后利用和將混合含鐵納米顆粒的污水泵入濾除罐內,然后利用分離機構對污水中攜帶的固體懸浮物顆粒、油脂和含鐵納米顆粒進行攔截,當雜質攔截完成后,通過驅動機構驅動分離機構利用離心力對攔截的雜質進行脫除,以便集中對雜質進行分離處理,簡化了雜質分離時的工序。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污水處理用可分類雜質的分離裝置,包括污水處理組件(1)和兩個分離機構(2),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處理組件(1)包括用于混合含鐵納米顆粒的預處理池(101)、潛污泵(102)、兩個濾除罐(103)和兩個分選分離倉(104);其中,所述潛污泵(102)安裝于所述預處理池(101)的內側壁底部,兩個所述濾除罐(103)均設于所述預處理池(101)的一側,兩個所述分選分離倉(104)分別安裝于兩個所述濾除罐(103)的底部,兩個所述分離機構(2)分別安裝于兩個所述濾除罐(103)的內部,兩個所述濾除罐(103)的內側壁中部安裝有兩個驅動機構(3),兩個所述分選分離倉(104)的內部安裝有兩個推送脫水機構(5)和分選機構(7),兩個所述推送脫水機構(5)和分選機構(7)與兩個所述驅動機構(3)之間均安裝有聯動機構(4),兩個所述推送脫水機構(5)的一側均安裝有承壓機構(6),兩個所述分選機構(7)的內部均安裝有接電機構(8),兩個所述濾除罐(103)與所述分選分離倉(104)之間安裝有排放控制機構(1000);其中,所述分離機構(2)用于對污水中攜帶的雜質進行攔截;兩個所述分離機構(2)均包括兩個內濾架(201)、若干油污攔截網(202)、兩個中心支架(203)和若干導流環(huán)(204);其中,兩個所述內濾架(201)轉動連接于所述濾除罐(103)的內側壁,若干所述油污攔截網(202)分別安裝于兩個所述內濾架(201)的內側壁,兩個所述中心支架(203)分別固定連接于若干所述油污攔截網(202)和兩個所述內濾架(201)的內側壁,兩個所述中心支架(203)的一端分別通過軸承轉動連接于所述濾除罐(103)的內側壁,若干所述導流環(huán)(204)分別設于若干所述油污攔截網(202)兩兩之間,若干所述導流環(huán)(204)份外側壁均固定連接于所述濾除罐(103)的內側壁;其中,所述驅動機構(3)用于驅動分離機構(2)利用離心力對攔截的雜質進行脫除;兩個所述驅動機構(3)均包括驅動電機(301)、中心軸(302)和若干錐形齒輪(303);其中,所述驅動電機(301)安裝于所述濾除罐(103)的外側壁中部,所述中心軸(302)的一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于所述預處理池(101)的內側壁,所述中心軸(302)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驅動電機(301)的輸出軸,若干所述錐形齒輪(303)分別固定連接于所述中心軸(302)的外側壁與兩個所述中心支架(203)的一端,若干所述錐形齒輪(303)之間嚙合連接;其中,所述排放控制機構(1000)用于控制濾除罐(103)底部的開啟和關閉;其中,所述聯動機構(4)用于借助驅動機構(3)的動力對推送脫水機構(5)和分選機構(7)進行驅動;其中,所述分選機構(7)用于利用磁吸地方式對吸附重金屬后的含鐵納米顆粒進行分離處理;其中,所述推送脫水機構(5)用以利用過濾的方式對雜質中攜帶的油污進行分離,并對分離后的含鐵納米顆粒和雜質中殘留的固體懸浮物顆粒進行推送;其中,所述承壓機構(6)用于配合推送脫水機構(5)利用壓濾的方式對含鐵納米顆粒和固體懸浮物顆粒中殘留的污水和油污進行脫除;其中,所述接電機構(8)用于控制分選機構(7)的接電和斷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處理用可分類雜質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推送脫水機構(5)均包括三個絞龍柱(501)、三個濾筒(502)、三個集污罩(503)和三個返流架(504);其中,三個所述濾筒(502)均固定連接于所述分選分離倉(104)的內側壁頂部,并延伸至分選分離倉(104)的外部,三個所述絞龍柱(501)均轉動連接于所述分選分離倉(104)的內側壁頂部,并延伸至分選分離倉(104)的外部,三個所述集污罩(503)分別固定連接于三個所述濾筒(502)的外側壁,三個所述返流架(504)分別連通于三個所述集污罩(503)的外側壁底部,三個所述返流架(504)的另一端均連通于所述分選分離倉(104)的外側壁中部。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處理用可分類雜質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分選機構(7)均包括兩個絕緣輥(701)、若干電磁輥(702)、四個固定環(huán)(703)和四個密封圈(704);其中,四個所述固定環(huán)(703)分別固定連接于所述分選分離倉(104)的內側壁兩側,兩個所述絕緣輥(701)轉動連接于四個所述固定環(huán)(703)之間,若干所述電磁輥(702)分別安裝于兩個所述絕緣輥(701)的內側壁,四個所述密封圈(704)安裝于四個所述固定環(huán)(703)與兩個所述絕緣輥(701)之間。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污水處理用可分類雜質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聯動機構(4)包括皮帶主動輪(401)、聯動皮帶(402)、皮帶從動輪(403)、四個驅動齒輪(404)和四個聯動齒輪(405);其中,所述皮帶主動輪(401)的內側壁固定連接于所述驅動電機(301)輸出軸的外側壁,所述皮帶從動輪(403)固定連接于一個所述絞龍柱(501)的一端,所述聯動皮帶(402)的內側壁包覆于所述皮帶主動輪(401)和皮帶從動輪(403)的外側壁,四個所述驅動齒輪(404)分別固定連接于另兩個絞龍柱(501)和兩個絕緣輥(701)的一端,四個所述聯動齒輪(405)嚙合連接于所述皮帶從動輪(403)和四個所述驅動齒輪(404)之間,四個所述聯動齒輪(405)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分選分離倉(104)的一側。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污水處理用可分類雜質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電機構(8)包括四個接電環(huán)(801)、若干接電套管(802)、若干第二彈簧(803)、若干滾珠(804)和四個絕緣環(huán)(805);其中,四個所述接電環(huán)(801)分別安裝于四個所述固定環(huán)(703)的內側壁,若干接電套管(802)安裝于若干所述電磁輥(702)的兩端,若干所述滾珠(804)分別滑動連接于若干所述接電套管(802)的內側壁,若干所述第二彈簧(803)的一端均固定連接于所述電磁輥(702)的兩端,若干所述滾珠(804)的外側壁分別與若干所述第二彈簧(803)遠離電磁輥(702)的一端滑動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處理用可分類雜質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壓機構(6)包括三個承壓板(601)、三個支撐罩(602)、若干導向軸(603)和若干第一彈簧(604),所述絕緣環(huán)(805)分別固定連接于四個所述接電環(huán)(801)的兩端;其中,三個所述承壓板(601)的外側壁分別與三個所述濾筒(502)的內側壁滑動連接,三個所述支撐罩(602)分別固定連接于三個所述集污罩(503)的一端,若干所述導向軸(603)分別三個所述集污罩(503)和三個所述支撐罩(602)之間,所述承壓板(601)的內側壁與所述導向軸(603)的外側壁滑動連接,若干所述第一彈簧(604)分別套設于若干所述導向軸(603)的外側壁。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處理用可分類雜質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控制機構(1000)包括封堵板(1001)和伺服電機(1002);其中,所述封堵板(1001)轉動連接于所述濾除罐(103)的內側壁底部,所述伺服電機(1002)安裝于所述濾除罐(103)的外側壁底部,所述伺服電機(1002)的輸出軸固定連接于所述封堵板(1001)的一側。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污水處理用可分類雜質的分離裝置,其特征在于:三個所述支撐罩(602)的外側壁底部均連通于排雜管(91),兩個所述分選分離倉(104)的內側壁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架(92),兩個所述分選分離倉(104)的外側壁底部均連通有油污排放管(93),兩個所述濾除罐(103)的外側壁底部均連通有排液管(94),兩個所述濾除罐(103)的頂部均安裝有電磁閥(95),所述電磁閥(95)與所述潛污泵(102)之間連通有輸送管(96)。
發(fā)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污水處理用可分類雜質的分離裝置,以解決或緩解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至少提供有益的選擇。
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污水處理用可分類雜質的分離裝置,包括污水處理組件和兩個分離機構,所述污水處理組件包括用于混合含鐵納米顆粒的預處理池、潛污泵、兩個濾除罐和兩個分選分離倉;
其中,所述潛污泵安裝于所述預處理池的內側壁底部,兩個所述濾除罐均設于所述預處理池的一側,兩個所述分選分離倉分別安裝于兩個所述濾除罐的底部,兩個所述分離機構分別安裝于兩個所述濾除罐的內部,兩個所述濾除罐的內側壁中部安裝有兩個驅動機構,兩個所述分選分離倉的內部安裝有兩個推送脫水機構和分選機構,兩個所述推送脫水機構和分選機構與兩個所述驅動機構之間均安裝有聯動機構,兩個所述推送脫水機構的一側均安裝有承壓機構,兩個所述分選機構的內部均安裝有接電機構,兩個所述濾除罐與所述分選分離倉之間安裝有排放控制機構;
其中,所述分離機構用于對污水中攜帶的雜質進行攔截;
其中,所述驅動機構用于驅動分離機構利用離心力對攔截的雜質進行脫除;
其中,所述排放控制機構用于控制濾除罐底部的開啟和關閉;
其中,所述聯動機構用于借助驅動機構的動力對推送脫水機構和分選機構進行驅動;
其中,所述分選機構用于利用磁吸地方式對吸附重金屬后的含鐵納米顆粒進行分離處理;
其中,所述推送脫水機構用以利用過濾的方式對雜質中攜帶的油污進行分離,并對分離后的含鐵納米顆粒和雜質中殘留的固體懸浮物顆粒進行推送;
其中,所述承壓機構用于配合推送脫水機構利用壓濾的方式對含鐵納米顆粒和固體懸浮物顆粒中殘留的污水和油污進行脫除;
其中,所述接電機構用于控制分選機構的接電和斷電。
進一步優(yōu)選的,兩個所述分離機構均包括兩個內濾架、若干油污攔截網、兩個中心支架和若干導流環(huán);
其中,兩個所述內濾架轉動連接于所述濾除罐的內側壁,若干所述油污攔截網分別安裝于兩個所述內濾架的內側壁,兩個所述中心支架分別固定連接于若干所述油污攔截網和兩個所述內濾架的內側壁,兩個所述中心支架的一端分別通過軸承轉動連接于所述濾除罐的內側壁,若干所述導流環(huán)分別設于若干所述油污攔截網兩兩之間,若干所述導流環(huán)份外側壁均固定連接于所述濾除罐的內側壁。
進一步優(yōu)選的,兩個所述驅動機構均包括驅動電機、中心軸和若干錐形齒輪;
其中,所述驅動電機安裝于所述濾除罐的外側壁中部,所述中心軸的一端通過軸承轉動連接于所述預處理池的內側壁,所述中心軸的另一端固定連接于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軸,若干所述錐形齒輪分別固定連接于所述中心軸的外側壁與兩個所述中心支架的一端,若干所述錐形齒輪之間嚙合連接。
進一步優(yōu)選的,兩個所述推送脫水機構均包括三個絞龍柱、三個濾筒、三個集污罩和三個返流架;
其中,三個所述濾筒均固定連接于所述分選分離倉的內側壁頂部,并延伸至分選分離倉的外部,三個所述絞龍柱均轉動連接于所述分選分離倉的內側壁頂部,并延伸至分選分離倉的外部,三個所述集污罩分別固定連接于三個所述濾筒的外側壁,三個所述返流架分別連通于三個所述集污罩的外側壁底部,三個所述返流架的另一端均連通于所述分選分離倉的外側壁中部。
進一步優(yōu)選的,兩個所述分選機構均包括兩個絕緣輥、若干電磁輥、四個固定環(huán)和四個密封圈;
其中,四個所述固定環(huán)分別固定連接于所述分選分離倉的內側壁兩側,兩個所述絕緣輥轉動連接于四個所述固定環(huán)之間,若干所述電磁輥分別安裝于兩個所述絕緣輥的內側壁,四個所述密封圈安裝于四個所述固定環(huán)與兩個所述絕緣輥之間。
進一步優(yōu)選的,所述聯動機構包括皮帶主動輪、聯動皮帶、皮帶從動輪、四個驅動齒輪和四個聯動齒輪;
其中,所述皮帶主動輪的內側壁固定連接于所述驅動電機輸出軸的外側壁,所述皮帶從動輪固定連接于一個所述絞龍柱的一端,所述聯動皮帶的內側壁包覆于所述皮帶主動輪和皮帶從動輪的外側壁,四個所述驅動齒輪分別固定連接于另兩個絞龍柱和兩個絕緣輥的一端,四個所述聯動齒輪嚙合連接于所述皮帶從動輪和四個所述驅動齒輪之間,四個所述聯動齒輪的一端轉動連接于所述分選分離倉的一側。
進一步優(yōu)選的,所述接電機構包括四個接電環(huán)、若干接電套管、若干第二彈簧、若干滾珠和四個絕緣環(huán);
其中,四個所述接電環(huán)分別安裝于四個所述固定環(huán)的內側壁,若干接電套管安裝于若干所述電磁輥的兩端,若干所述滾珠分別滑動連接于若干所述接電套管的內側壁,若干所述第二彈簧的一端均固定連接于所述電磁輥的兩端,若干所述滾珠的外側壁分別與若干所述第二彈簧遠離電磁輥的一端滑動連接。
進一步優(yōu)選的,所述承壓機構包括三個承壓板、三個支撐罩、若干導向軸和若干第一彈簧,絕緣環(huán)分別固定連接于四個所述接電環(huán)的兩端;
其中,三個所述承壓板的外側壁分別與三個所述濾筒的內側壁滑動連接,三個所述支撐罩分別固定連接于三個所述集污罩的一端,若干所述導向軸分別三個所述集污罩和三個所述支撐罩之間,所述承壓板的內側壁與所述導向軸的外側壁滑動連接,若干所述第一彈簧分別套設于若干所述導向軸的外側壁。
進一步優(yōu)選的,所述排放控制機構包括封堵板和伺服電機;
其中,所述封堵板轉動連接于所述濾除罐的內側壁底部,所述伺服電機安裝于所述濾除罐的外側壁底部,所述伺服電機的輸出軸固定連接于所述封堵板的一側。
進一步優(yōu)選的,三個所述支撐罩的外側壁底部均連通于排雜管,兩個所述分選分離倉的內側壁均固定連接有支撐架,兩個所述分選分離倉的外側壁底部均連通有油污排放管,兩個所述濾除罐的外側壁底部均連通有排液管,兩個所述濾除罐的頂部均安裝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所述潛污泵之間連通有輸送管。
本發(fā)明實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yōu)點:
一、本發(fā)明通過利用預處理池將含鐵納米顆粒與污水進行混合,以便利用含鐵納米顆粒對污水中攜帶的重金屬進行吸附,然后利用和將混合含鐵納米顆粒的污水泵入濾除罐內,然后利用分離機構對污水中攜帶的固體懸浮物顆粒、油脂和含鐵納米顆粒進行攔截,當雜質攔截完成后,通過驅動機構驅動分離機構利用離心力對攔截的雜質進行脫除,以便集中對雜質進行分離處理,簡化了雜質分離時的工序。
二、本發(fā)明通過排放控制機構將濾除罐內脫離出的雜質和殘留的污水排出至分選分離倉的內部,通過設置的推送脫水機構對雜質中的污水和油脂進行過濾分離,然后利用聯動機構驅動推送脫水機構和分選機構轉動,并利用接電機構為分選機構供電,以便利用供電的分選機構對雜質中的含鐵納米顆粒進行吸附,以便將含鐵納米顆粒與固體懸浮物顆粒進行分離,從而可以有效的對污水中攜帶的固體懸浮物、油脂和重金屬進行分類處理,以便后續(xù)針對性的進行無害化處理,降低了處理難度。
三、本發(fā)明通過承壓機構配合推送脫水機構對推送含鐵納米顆粒與固體懸浮物顆粒進行阻擋,以便持續(xù)對含鐵納米顆粒和固體懸浮物顆粒進行推送,使其進行擠壓脫水,進而進一步對含鐵納米顆粒和固體懸浮物顆粒中殘留污水和油污進行脫除,并將其導回至分選分離倉的內部,提高了分離效果。
(發(fā)明人:李文超;何衛(wèi)安;劉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