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3.01
申請日:2023.12.11
分類號:B02C18/14(2006.01)I;B02C18/22(2006.01)I;B02C23/14(2006.01)I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污水固廢處理用過濾裝置及其工作方法,本裝置包括支撐臺,固定安裝在所述支撐臺上的篩選組件和吸料組件,設于所述支撐臺上用于連接所述篩選組件與吸料組件的上料組件,以及與所述吸料組件連接的軟管;工作時,通過吸料組件的運動產(chǎn)生負壓,使固廢被吸引至吸料組件中并進行粉碎,然后通過上料組件將粉碎后的物料運輸至篩選組件中,然后根據(jù)粉碎后的固體顆粒直徑進行篩選并輸送至既定位置,完成對固廢的過濾;本裝置不需要操作人員對過濾后的固廢進行搬運工作,就能夠對固廢進行處理,進而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
權利要求書
1.一種污水固廢處理用過濾裝置,其特征是,包括:支撐臺,固定安裝在所述支撐臺上的篩選組件和吸料組件,設于所述支撐臺上用于連接所述篩選組件與吸料組件的上料組件,以及與所述吸料組件連接的軟管;工作時,通過吸料組件的運動產(chǎn)生負壓,使固廢被吸引至吸料組件中并進行粉碎,然后通過上料組件將粉碎后的物料運輸至篩選組件中,然后根據(jù)粉碎后的固體顆粒直徑進行篩選并輸送至既定位置,完成對固廢的過濾。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固廢處理用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吸料組件包括固定安裝在所述支撐臺上的殼體,固定安裝在所述殼體上的粉碎電機,開設于所述粉碎電機對立面的進料口,設于所述粉碎電機輸出端連接軸,以及套設于所述連接軸上的活動刀盤,以及設于所述殼體內(nèi)的環(huán)形過濾網(wǎng);其中環(huán)形過濾網(wǎng)的外壁與殼體內(nèi)壁之間預留有一定的間隙,所述間隙形成出料腔;所述進料口與軟管連通,用于對固體廢料進行吸引。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污水固廢處理用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動刀盤包括設于所述連接軸上的連接件,均勻設于所述連接件周向上的至少四個第一連接刀盤,以及與所述第一連接刀盤連接的第二連接刀盤;其中第一連接刀盤為H字型,第二連接刀盤為U字型。
4.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污水固廢處理用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殼體包括與所述粉碎電機連接的后殼體,與所述后殼體卡接的前殼體,分別設于所述前殼體與后殼體上的切割齒盤,安裝在所述切割齒盤、且位于第一連接刀盤兩側的小齒盤,以及設于所述后殼體上的大齒盤;所述大齒盤位于第二連接刀盤U型凹槽中;其中切割刀盤、小齒盤與大齒盤上的刀盤與齒盤與活動刀盤的旋轉方向的切線之間為鈍角,用于對固體廢料進行切割粉碎工作。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固廢處理用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篩選組件包括設于所述支撐臺上的下料架,位于所述下料架上的傳動部和篩選管,沿著固體廢料在篩選管中的運動方向,所述篩選管上一次設有第一篩選區(qū)、第二篩選區(qū)和第三篩選區(qū),以及設于所述篩選管上的至少四個出料管;所述篩選管尾端設有一環(huán)形的連接管,其中連接管底部與其中一個出料管連接,用于將較大直徑的固體篩選出來,并由操作人員將其重新投入至吸料組件中;同一篩選區(qū)內(nèi)設有尺寸相同的出料口,相鄰篩選區(qū)中的出料口尺寸不同,且沿著廢料運動方向逐漸增加;所述篩選管套接在傳動部上。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污水固廢處理用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傳動部包括與所述支撐臺固定連接的篩選電機,設于所述篩選電機輸出端的主動齒輪,與所述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以及設于所述下料架上的篩選螺旋桿;從動齒輪套設在篩選螺紋桿上。
7.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污水固廢處理用過濾裝置,其特征是:所述上料組件包括與所述支撐臺固定連接的第三限位板,與所述第三限位板連接的第二限位板和上料電機,設于第二限位板上、且遠離第三限位板一端的第四限位板,以及設于第二限位板上的兩個第一限位板;其中第一限位板用于連接第三限位板與第四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上還設有落料口;所述第三限位板與第四限位板為弧形結構,所述第三限位板的半徑大于第四限位板的半徑;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圍成一個上料區(qū)域,所述上料區(qū)域內(nèi)設有一上料螺旋桿,其中所述上料螺旋桿的另一端與上料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所述上料螺旋桿沿著固廢運動方向,相臨槳葉之間的間距逐漸減小。
8.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至7任一權利要求所述的污水固廢處理用過濾裝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驟:S1:當需要對污水中漂浮或者沉淀的固體物質進行過濾時,此時操作人員打開吸料組件,并手持軟管對污水中的固廢進行吸引工作;S2:當吸料組件開始運動時,此時運動的粉碎電機開始轉動,運動的粉碎電機能夠帶動連接件進行轉動,進而運動的連接件能夠帶動第一連接刀盤進行轉動,接著運動的第一連接刀盤能夠使第二連接刀盤進行轉動,進而能夠使活動刀盤在殼體中進行轉動,而在其轉動時會在殼體中產(chǎn)生一定的負壓,進而雜物能夠經(jīng)過軟管后并通過進料口被吸入至殼體中,進而完成對固廢的自吸引工作;S3:當固廢位于殼體中后,此時由于活動刀盤處于旋轉的狀態(tài),而進料口位于活動刀盤的圓心位置,進而在其進入殼體后,會在刀盤的推動以及旋轉下,向著其邊緣處進行運動,并在運動的過程中分別與切割刀盤、小齒盤和大齒盤接觸,由于切割刀盤、小齒盤與大齒盤上的刀盤與齒盤與活動刀盤的旋轉方向的切線之間為鈍角,因此在運動的過程中,固廢能夠被大小齒盤和切割帶盤粉碎,并從過濾網(wǎng)上的孔洞中落入至出料腔中,進而粉碎的固廢能夠順著出料腔落入至上料區(qū)域;S4:當固廢落入至上料區(qū)域后,此時上料電機開始轉動,運動的上料電機能夠帶動上料螺旋桿進行轉動,運動的上料螺旋桿能夠帶動固廢進行運動,由于上料螺旋桿的螺旋葉之間的間距逐漸減少以及第四限位板直徑小于第三限位板,進而隨著其靠近落料口,進而物料的量不斷增加,進而能夠使較多的固廢從落料口出落入至篩選管內(nèi);S5:當固廢落入到篩選管中后,此時篩選電機開始工作,運動的篩選電機能夠帶動主動齒輪進行轉動,運動的主動齒輪能夠帶動從動齒輪進行轉動,進而能夠帶動篩選螺旋桿進行轉動,進而能夠帶動其內(nèi)的固廢在篩選管長度方向進行運動,而小于篩選區(qū)直徑的固廢能夠從既定的篩選區(qū)域落入至既定位置,當固廢經(jīng)過三個篩選區(qū)后,剩余的固廢從連接管中的出料管出落入既定位置,然后操作人員將該部分固廢重新放入到吸料組件中,進而對其進行而此破碎,進而能夠起到對污水中漂浮或者沉底的固體固廢進行過濾并將其破碎成直徑較小的物體,進而完成對污水中固體固廢的去除工作。
發(fā)明內(nèi)容
發(fā)明目的:提供一種污水固廢處理用過濾裝置,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
技術方案:一種污水固廢處理用過濾裝置,包括:支撐臺,固定安裝在所述支撐臺上的篩選組件和吸料組件,設于所述支撐臺上用于連接所述篩選組件與吸料組件的上料組件,以及與所述吸料組件連接的軟管;工作時,通過吸料組件的運動產(chǎn)生負壓,使固廢被吸引至吸料組件中并進行粉碎,然后通過上料組件將粉碎后的物料運輸至篩選組件中,然后根據(jù)粉碎后的固體顆粒直徑進行篩選并輸送至既定位置,完成對固廢的過濾。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吸料組件包括固定安裝在所述支撐臺上的殼體,固定安裝在所述殼體上的粉碎電機,開設于所述粉碎電機對立面的進料口,設于所述粉碎電機輸出端連接軸,以及套設于所述連接軸上的活動刀盤,以及設于所述殼體內(nèi)的環(huán)形過濾網(wǎng);其中環(huán)形過濾網(wǎng)的外壁與殼體內(nèi)壁之間預留有一定的間隙,所述間隙形成出料腔;所述進料口與軟管連通,用于對固體廢料進行吸引。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活動刀盤包括設于所述連接軸上的連接件,均勻設于所述連接件周向上的至少四個第一連接刀盤,以及與所述第一連接刀盤連接的第二連接刀盤;其中第一連接刀盤為H字型,第二連接刀盤為U字型。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殼體包括與所述粉碎電機連接的后殼體,與所述后殼體卡接的前殼體,分別設于所述前殼體與后殼體上的切割齒盤,安裝在所述切割齒盤、且位于第一連接刀盤兩側的小齒盤,以及設于所述后殼體上的大齒盤;所述大齒盤位于第二連接刀盤U型凹槽中;其中切割刀盤、小齒盤與大齒盤上的刀盤與齒盤與活動刀盤的旋轉方向的切線之間為鈍角,用于對固體廢料進行切割粉碎工作。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篩選組件包括設于所述支撐臺上的下料架,位于所述下料架上的傳動部和篩選管,沿著固體廢料在篩選管中的運動方向,所述篩選管上一次設有第一篩選區(qū)、第二篩選區(qū)和第三篩選區(qū),以及設于所述篩選管上的至少四個出料管;所述篩選管尾端設有一環(huán)形的連接管,其中連接管底部與其中一個出料管連接,用于將較大直徑的固體篩選出來,并由操作人員將其重新投入至吸料組件中;同一篩選區(qū)內(nèi)設有尺寸相同的出料口,相鄰篩選區(qū)中的出料口尺寸不同,且沿著廢料運動方向逐漸增加;所述篩選管套接在傳動部上。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傳動部包括與所述支撐臺固定連接的篩選電機,設于所述篩選電機輸出端的主動齒輪,與所述主動齒輪嚙合的從動齒輪,以及設于所述下料架上的篩選螺旋桿;從動齒輪套設在篩選螺紋桿上。
在進一步的實施例中,所述上料組件包括與所述支撐臺固定連接的第三限位板,與所述第三限位板連接的第二限位板和上料電機,設于第二限位板上、且遠離第三限位板一端的第四限位板,以及設于第二限位板上的兩個第一限位板;其中第一限位板用于連接第三限位板與第四限位板,第二限位板上還設有落料口;所述第三限位板與第四限位板為弧形結構,所述第三限位板的半徑大于第四限位板的半徑;所述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圍成一個上料區(qū)域,所述上料區(qū)域內(nèi)設有一上料螺旋桿,其中所述上料螺旋桿的另一端與上料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所述上料螺旋桿沿著固廢運動方向,相臨槳葉之間的間距逐漸減小。
一種基于上述污水固廢處理用過濾裝置的工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當需要對污水中漂浮或者沉淀的固體物質進行過濾時,此時操作人員打開吸料組件,并手持軟管對污水中的固廢進行吸引工作;S2:當吸料組件開始運動時,此時運動的粉碎電機開始轉動,運動的粉碎電機能夠帶動連接件進行轉動,進而運動的連接件能夠帶動第一連接刀盤進行轉動,接著運動的第一連接刀盤能夠使第二連接刀盤進行轉動,進而能夠使活動刀盤在殼體中進行轉動,而在其轉動時會在殼體中產(chǎn)生一定的負壓,進而雜物能夠經(jīng)過軟管后并通過進料口被吸入至殼體中,進而完成對固廢的自吸引工作;S3:當固廢位于殼體中后,此時由于活動刀盤處于旋轉的狀態(tài),而進料口位于活動刀盤的圓心位置,進而在其進入殼體后,會在刀盤的推動以及旋轉下,向著其邊緣處進行運動,并在運動的過程中分別與切割刀盤、小齒盤和大齒盤接觸,由于切割刀盤、小齒盤與大齒盤上的刀盤與齒盤與活動刀盤的旋轉方向的切線之間為鈍角,因此在運動的過程中,固廢能夠被大小齒盤和切割帶盤粉碎,并從過濾網(wǎng)上的孔洞中落入至出料腔中,進而粉碎的固廢能夠順著出料腔落入至上料區(qū)域;S4:當固廢落入至上料區(qū)域后,此時上料電機開始轉動,運動的上料電機能夠帶動上料螺旋桿進行轉動,運動的上料螺旋桿能夠帶動固廢進行運動,由于上料螺旋桿的螺旋葉之間的間距逐漸減少以及第四限位板直徑小于第三限位板,進而隨著其靠近落料口,進而物料的量不斷增加,進而能夠使較多的固廢從落料口出落入至篩選管內(nèi);S5:當固廢落入到篩選管中后,此時篩選電機開始工作,運動的篩選電機能夠帶動主動齒輪進行轉動,運動的主動齒輪能夠帶動從動齒輪進行轉動,進而能夠帶動篩選螺旋桿進行轉動,進而能夠帶動其內(nèi)的固廢在篩選管長度方向進行運動,而小于篩選區(qū)直徑的固廢能夠從既定的篩選區(qū)域落入至既定位置,當固廢經(jīng)過三個篩選區(qū)后,剩余的固廢從連接管中的出料管出落入既定位置,然后操作人員將該部分固廢重新放入到吸料組件中,進而對其進行而此破碎,進而能夠起到對污水中漂浮或者沉底的固體固廢進行過濾并將其破碎成直徑較小的物體,進而完成對污水中固體固廢的去除工作。
有益效果: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污水固廢處理用過濾裝置,當需要完成對廢水中固廢的處理,此時操作人員可手動調(diào)整軟管的位置或者直接將軟管固定在固廢最多的位置,然后通過吸料組件的運動產(chǎn)生負壓,使固廢被吸引至吸料組件中并進行粉碎,然后通過上料組件將粉碎后的物料運輸至篩選組件中,然后根據(jù)粉碎后的固體顆粒直徑進行篩選并輸送至既定位置,完成對固廢的過濾處理工作,同時還可以將軟管放置在水底,進而也能夠對沉入在水底的固廢進行處理過濾工作,進而不需要操作人員對過濾后的固廢進行搬運工作,就能夠對其進行處理,進而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負擔。
(發(fā)明人:楊辰;李彬彬;劉家揚;孫軼民;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