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布日:2024.02.13
申請日:2024.01.12
分類號:C02F9/00(2023.01)I;C02F1/52(2023.01)N;C02F1/66(2023.01)N;C02F1/461(2023.01)N;C02F1/38(2023.01)N;C02F1/00(2023.01)N;C02F103/16(2006.01)N
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循環(huán)利用的銅鈦合金制備用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及方法,涉及污水處理系統(tǒng)技術領域,包括基座、罐體組件和調控組件,基座的內側連接有支撐座,支撐座的外端連接有軸承座,軸承座的內側安置有罐體組件。本發(fā)明鈦離子反應生成沉淀會隨著污水轉動時的離心效果逐漸向處理罐內壁的方向靠攏,這能方便后續(xù)對沉淀物的清理,此外在氫氧化鈉與污水反應過程中,增壓機工作,能通過加壓管對處理罐內部加壓,通過增大處理罐內部的壓力,能加快氫氧化鈉與污水的反應速度,以上操作流程中,得益于設備結構的獨特設計,能使污水在離心分離雜質的過程中投放氫氧化鈉混合并配合增壓機增壓,這使得污水與反應物的反應速度能得到提升。
權利要求書
1.一種循環(huán)利用的銅鈦合金制備用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罐體組件(4)和調控組件(13),基座(1)的內側連接有支撐座(2),支撐座(2)的外端連接有軸承座(3),軸承座(3)的內側安置有罐體組件(4),罐體組件(4)包括處理罐(401)、復位彈簧(402)、壓塊(403)、軟刷板(404)、排污管(405)和出水管(406),處理罐(401)的內壁內側安置有復位彈簧(402),復位彈簧(402)的外端固定有壓塊(403),壓塊(403)的外端連接有軟刷板(404),處理罐(401)的底部側端連接有排污管(405),處理罐(401)的底部中端連接有出水管(406),所述處理罐(401)的外端固定套接有第一從動齒輪(5)、基座(1)的內壁安置有第一電機(6),且第一電機(6)的輸出端連接有第一主動齒輪(7),第一主動齒輪(7)通過與第一從動齒輪(5)嚙合帶動處理罐(401)旋轉,處理罐(401)的底部內側設置有分離組件(8),分離組件(8)包括棘輪座(801)、棘齒(802)、通管(803)、棘輪盤(804)、分離罐(805)、第一通槽(806)和電解座(807),棘輪座(801)的內部兩側設置有棘齒(802),棘輪座(801)的內側中端設置有通管(803),通管(803)的外端連接有棘輪盤(804),通管(803)的頂端連接有分離罐(805),分離罐(805)的外端開設有第一通槽(806),分離罐(805)的外端連接有電解座(807),所述基座(1)的頂端連接有頂板(9),頂板(9)的外端連接有入料組件(10),入料組件(10)包括頂封盤(1001)、入料管(1002)、輸料泵(1003)、加壓管(1004)、增壓機(1005)和入水管(1006),頂封盤(1001)左側頂端連接有入料管(1002),入料管(1002)的頂端連接有輸料泵(1003),頂封盤(1001)的右側頂端連接有加壓管(1004),加壓管(1004)的頂端連接有增壓機(1005),頂封盤(1001)的頂部中端連接有入水管(1006),增壓機(1005)的頂部設置有第二電機(11),第二電機(11)的輸出端連接有第二主動齒輪(12),所述頂封盤(1001)與處理罐(401)套接連接,且入料管(1002)、加壓管(1004)、入水管(1006)通過頂封盤(1001)與處理罐(401)相連通,所述頂板(9)的內側中端套接有調控組件(13),調控組件(13)包括轉動管(1301)、第二從動齒輪(1302)、第二通槽(1303)和電磁鐵(1304),轉動管(1301)的頂部外端套接有第二從動齒輪(1302),轉動管(1301)的底部外側開設有第二通槽(1303),轉動管(1301)的內側埋設有電磁鐵(1304),所述轉動管(1301)與分離罐(805)套接連接,且電磁鐵(1304)與分離罐(805)電磁吸附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循環(huán)利用的銅鈦合金制備用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壓塊(403)通過處理罐(401)旋轉時的離心力擠壓復位彈簧(402),且復位彈簧(402)、壓塊(403)以及軟刷板(404)在處理罐(401)內部呈環(huán)狀分布。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循環(huán)利用的銅鈦合金制備用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離罐(805)通過通管(803)與出水管(406)相連通,且分離罐(805)與處理罐(401)為同心設置。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循環(huán)利用的銅鈦合金制備用污水處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406)的底端連接有沉淀箱(14),且沉淀箱(14)的外端連接有排水管(15)。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循環(huán)利用的銅鈦合金制備用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及方法,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循環(huán)利用的銅鈦合金制備用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及方法,包括基座、罐體組件和調控組件,基座的內側連接有支撐座,支撐座的外端連接有軸承座,軸承座的內側安置有罐體組件,罐體組件包括處理罐、復位彈簧、壓塊、軟刷板、排污管和出水管,處理罐的內壁內側安置有復位彈簧,復位彈簧的外端固定有壓塊,壓塊的外端連接有軟刷板,處理罐的底部側端連接有排污管,處理罐的底部中端連接有出水管,處理罐的底部內側設置有分離組件,分離組件包括棘輪座、棘齒、通管、棘輪盤、分離罐、第一通槽和電解座,棘輪座的內部兩側設置有棘齒,棘輪座的內側中端設置有通管,通管的外端連接有棘輪盤,通管的頂端連接有分離罐,分離罐的外端開設有第一通槽,分離罐的外端連接有電解座。
進一步的,所述處理罐的外端固定套接有第一從動齒輪、基座的內壁安置有第一電機,且第一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第一主動齒輪,第一主動齒輪通過與第一從動齒輪嚙合帶動處理罐旋轉。
進一步的,所述壓塊通過處理罐旋轉時的離心力擠壓復位彈簧,且復位彈簧、壓塊以及軟刷板在處理罐內部呈環(huán)狀分布。
進一步的,所述分離罐通過通管與出水管相連通,且分離罐與處理罐為同心設置。
進一步的,所述基座的頂端連接有頂板,頂板的外端連接有入料組件,入料組件包括頂封盤、入料管、輸料泵、加壓管、增壓機和入水管,頂封盤左側頂端連接有入料管,入料管的頂端連接有輸料泵,頂封盤的右側頂端連接有加壓管,加壓管的頂端連接有增壓機,頂封盤的頂部中端連接有入水管,增壓機的頂部設置有第二電機,第二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第二主動齒輪。
進一步的,所述頂封盤與處理罐套接連接,且入料管、加壓管、入水管通過頂封盤與處理罐相連通。
進一步的,所述頂板的內側中端套接有調控組件,調控組件包括轉動管、第二從動齒輪、第二通槽和電磁鐵,轉動管的頂部外端套接有第二從動齒輪,轉動管的底部外側開設有第二通槽,轉動管的內側埋設有電磁鐵。
進一步的,所述轉動管與分離罐套接連接,且電磁鐵與分離罐電磁吸附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出水管的底端連接有沉淀箱,且沉淀箱的外端連接有排水管。
進一步的,所述該循環(huán)利用的銅鈦合金制備用污水處理系統(tǒng)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銅鈦合金生產過程中的污水通過管道與入水管銜接,而入水管內部的電控閥開啟后,污水通過入水管進入至處理罐內部,處理罐內部由分離罐分隔成兩個空間,而污水進入至處理罐與分離罐之間的空間內,當處理罐與分離罐之間的污水裝滿后,入水管處的電控閥關閉,此時第一電機工作,通過第一主動齒輪帶動第一從動齒輪進行旋轉,而第一從動齒輪與處理罐固定,這使得處理罐在軸承座內側進行轉動;
S2:工作人員向輸料泵內部投入氫氧化鈉粉末,輸料泵工作,使氫氧化鈉粉末通過入料管進入至處理罐內,因此時污水隨處理罐處于旋轉狀態(tài),這促進氫氧化鈉粉末與污水的混合效果,此外處理罐在旋轉過程中,壓塊會因轉動時的離心力擠壓復位彈簧,這使得壓塊帶動軟刷板移動至與電解座分離的位置,此時軟刷板以及電解座在污水旋轉的過程中,充當攪拌槳的作用,通過氫氧化鈉與污水混合,與污水中的鈦離子反應生成沉淀,而鈦離子反應生成沉淀會隨著污水轉動時的離心效果逐漸向處理罐內壁的方向靠攏,這方便后續(xù)對沉淀物的清理,此外增壓機工作,通過加壓管對處理罐內部加壓,通過增大處理罐內部的壓力,加快氫氧化鈉與污水的反應速度,
S3:第一電機由高速旋轉更變?yōu)榈退傩D,此時工作人員控制電解座工作,電解座工作后對水體中的銅離子進行電解,從而實現(xiàn)對水體中銅離子的清理,因此時處理罐處于低速旋轉的狀態(tài),軟刷板會因離心力解除被復位彈簧頂升回原位,這使得軟刷板與電解座接觸,并隨著處理罐的旋轉在電解座以及分離罐表面進行滑動,通過才操作,使軟刷板在第一時間對電解過程中,粘附在電解座和分離罐表面的雜質進行清理,而軟刷板在滑動過程中通過復位彈簧調位,從而保證軟刷板始終與電解座和分離罐貼合,以提升軟刷板的清潔效果;
S4:污水電解完成后,處理罐再次高速旋轉,這使得電解過程中產生的雜質隨著離心力作用下與之前的沉淀物一起離心至處理罐的外圈部分,雜質與水體離心分離完成后,轉動管內部的電磁鐵失電,同時第二電機帶動第二主動齒輪旋轉,使第二從動齒輪帶動轉動管旋轉調位,第二電機轉動方向與第一電機的轉動方向相反,此時雖然轉動管與分離罐電磁吸附接觸,但因兩者套接摩擦力的作用下,分離罐還是會隨轉動管旋轉,但此時分離罐隨轉動管轉動時與棘輪盤與棘齒相嚙合,這使得轉動管通過棘輪的嚙合與分離罐交錯,轉動管與分離罐位置交錯后,第一通槽與第二通槽的位置會重合,此時處理罐內部會形成開口,處理罐內部完成凈化的水體通過第一通槽、第二通槽進入至通管內部,并通過出水管流出設備。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循環(huán)利用的銅鈦合金制備用污水處理系統(tǒng)及方法,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fā)明第一電機工作,能通過第一主動齒輪帶動第一從動齒輪進行旋轉,而第一從動齒輪與處理罐固定,這使得處理罐能在軸承座內側進行轉動,通過使處理罐進行旋轉,而處理罐在旋轉的過程中,工作人員向輸料泵內部投入氫氧化鈉粉末,輸料泵工作,能使氫氧化鈉粉末通過入料管進入至處理罐內,因此時污水隨處理罐處于旋轉狀態(tài),這能促進氫氧化鈉粉末與污水的混合效果,此外處理罐在旋轉過程中,壓塊會因轉動時的離心力擠壓復位彈簧,這使得壓塊能帶動軟刷板移動至與電解座分離的位置,此時軟刷板以及電解座在污水旋轉的過程中,能充當攪拌槳的作用,這使得氫氧化鈉與污水的混合效果能進步提升,通過氫氧化鈉與污水混合,能與污水中的鈦離子反應生成沉淀,從而實現(xiàn)污水中鈦離子的凈化,而鈦離子反應生成沉淀會隨著污水轉動時的離心效果逐漸向處理罐內壁的方向靠攏,這能方便后續(xù)對沉淀物的清理,此外在氫氧化鈉與污水反應過程中,增壓機工作,能通過加壓管對處理罐內部加壓,通過增大處理罐內部的壓力,能加快氫氧化鈉與污水的反應速度,以上操作流程中,得益于設備結構的獨特設計,能使污水在離心分離雜質的過程中投放氫氧化鈉混合并配合增壓機增壓,這使得污水與反應物的反應速度能得到提升,并且在反應過程中自動通過離心對沉淀物與水體進行分離,這能方便后續(xù)水體與雜質的分離操作。
2、本發(fā)明第一電機由高速旋轉更變?yōu)榈退傩D,此時工作人員控制電解座工作,電解座工作后能對水體中的銅離子進行電解,從而實現(xiàn)對水體中銅離子的清理,因此時處理罐處于低速旋轉的狀態(tài),軟刷板會因離心力解除被復位彈簧頂升回原位,這使得軟刷板能與電解座接觸,并隨著處理罐的旋轉在電解座以及分離罐表面進行滑動,通過才操作,能使軟刷板在第一時間對電解過程中,粘附在電解座和分離罐表面的雜質進行清理,而軟刷板在滑動過程中可通過復位彈簧調位,從而保證軟刷板始終與電解座和分離罐貼合,以提升軟刷板的清潔效果,通過該設計,能極大降低電解過程中附著在電解座和分離罐表面的雜質量,且軟刷板的位移能促進水體流動,從而實現(xiàn)更好的電解效果,此外之前投入的氫氧化鈉粉末在水體中呈熔融狀態(tài),熔融狀態(tài)的氫氧化鈉內有可以自由移動的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這能提升水體的導電效果,這使得設備的電解效果能進一步提升,而通過本申請的獨特結構設計,能使電解和加料中和在同一容器的同一步驟中實現(xiàn),這能免去傳統(tǒng)污水處理需要頻繁替換不同容器,這能降低設備的整體體積,同時也能提升污水處理的效率。
3、本發(fā)明處理罐在旋轉的過程中,轉動管內部的電磁鐵工作,能對分離罐進行吸附,此時處理罐在旋轉過程中,只會帶動棘輪座旋轉,而棘輪座隨處理罐旋轉的過程中,棘齒與棘輪盤處于非卡合狀態(tài),故而處理罐在旋轉過程中是不會帶動分離罐旋轉的,污水電解完成后,處理罐再次高速旋轉,這使得電解過程中產生的雜質可隨著離心力作用下與之前的沉淀物一起離心至處理罐的外圈部分,雜質與水體離心分離完成后,轉動管內部的電磁鐵失電,同時第二電機帶動第二主動齒輪旋轉,能使第二從動齒輪帶動轉動管旋轉調位,第二電機轉動方向與第一電機的轉動方向相反,此時雖然轉動管與分離罐電磁吸附接觸,但因兩者套接摩擦力的作用下,分離罐還是會隨轉動管旋轉,但此時分離罐隨轉動管轉動時與棘輪盤與棘齒相嚙合,這使得轉動管能通過棘輪的嚙合與分離罐交錯,轉動管與分離罐位置交錯后,第一通槽與第二通槽的位置會重合,此時處理罐內部會形成開口,處理罐內部完成凈化的水體能通過第一通槽、第二通槽進入至通管內部,并通過出水管流出設備,此時水體因離心力使雜質靠近處理罐一側,而第一通槽、第二通槽的開口朝向處理罐反向,并且第一通槽、第二通槽處布設有過濾網,此外在中和反應過程中,增壓機使處理罐內部處于高壓狀態(tài),這使得污水清潔完成后,處理罐內的水體能有效與雜質進行分離,并通過氣壓差快速流出處理罐,并進入至沉淀箱內進行進一步沉淀通過該設計,能使污水清潔完成后,水體和雜質之間的分離效果得到提升,而雜質因離心集中在處理罐內壁一側,這也使設備在使用完成后的清潔便利化。
(發(fā)明人:陳希春;張勇;徐星星;張鑫宇;張豪;高偉)